-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是诗的国度。 唐诗空前繁荣。 宋诗是继唐诗之后又一高峰。 宋词是宋代标志性的文体。 第一课:驱山走海置眼前 ——山水胜色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2、颔联写景有何特色?请简要赏析 ①、视觉和听觉相融合:残月孤舟,这是诗人眼中所见;风打树叶声,这是诗人耳中所闻。 ②、借景抒情:借秋日夜晚桐庐江上萧索、零落的景象,表达诗人失落飘零、迷惘悲苦、孤寂无依心绪。 汉 江 临 眺 王 维 解题 这首诗是开元28年(740)王维任殿中侍御史知南选(负责岭南、黔中地区六品以下地方官的选拔),途经湖北襄阳时所作。 汉江,即汉水,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经湖北襄阳至汉阳流入长江。 临眺,登高望远。“临眺”一作“临泛”,则是“临流泛舟”之意。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今山西祁县),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县)。开元九年(721)进士。好佛,后来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妇女为题材的诗篇,其主要成就在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写,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其诗意境清幽,色彩鲜明,状物传神。诗中多佛家理趣,故有“诗佛”之称。又兼通音乐,精于绘画,熔诗歌、绘画、音乐、禅理于一炉。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王佑丞集》传世。 听读 疏通诗意 探究问题 1、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么这幅画的大背景是什么?起什么作用? 明确:“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语工形肖,一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诗虽未点明汉江,但足已使人想象到汉江横卧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势。诗人将不可目击之景,予以概写总述,收漠漠平野于纸端,纳浩浩江流于画边,为整个画面渲染了气氛。 2、颔联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明确: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 。 3、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明确:“浮”和“动”。 “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 “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 4、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什么? 明确: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艺术特色 这首诗给我们展现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 画面布局,远近相映,疏密相间,加之以简驭繁,以形写意,轻笔淡墨,又融情于景,情绪乐观,这就给人以美的享受。王维同时代的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此诗很能体现这一特色。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解题 这首诗是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后,于上元元年(760)从江夏(今湖北武昌)往浔阳(今江西九江)游庐山时作了这首诗。卢虚舟,字幻真,范阳(今北京西南)人,唐肃宗时任殿中侍御史,相传“操持有清廉之誉”,曾与李白同游庐山。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唐中宗神龙元年(705)随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25岁离蜀,长期在各地漫游。天宝初供奉翰林,受权贵排挤出京。安史之乱中为永王李璘幕僚,因王室内讧受连累外放夜郎,途中遇赦东还。诗风雄奇豪放,飘逸多致,感情奔放,形象鲜明,语言流畅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同杜甫并称“李杜”,有《李太白全集》。 听 读,疏 通 诗 意 1、本诗以“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领起全文,接下来用浓墨重彩描绘庐山和长江的雄奇风光。请分析这一首句与全诗下文的联系。 明确:起句即用楚狂接舆的典故表达胸襟,李白以楚狂自比,表示了对政治前途的失望,暗示出要象楚狂那样游诸名山去过隐居生活。该句笼罩全篇,很自然地引出畅游庐山的景象。 “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狂”真是李白真实的自我写照,是李白真实的心理表白。“狂”在李白那里没有丝毫的贬义,是一种勇于追求自由解放的精神力量的象征。 2、作者在这首诗中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所见的景物?分别从哪些角度描写的?描写了哪些景?描写这些景有什么作用? ①正面描绘庐山和长江的雄奇风光。 ②写山景从鸟瞰、仰视两个角度。写长江从远眺的角度。 ③写庐山抓住“屏风九叠、金阙、三石梁、香炉、瀑布”之景。都是庐山绝景。写长江抓住“黄云、白波”等景。 ④写庐山之景是突写庐山的雄奇瑰丽。而且还写出它的山势峻高、寥廓无际。写长江突出水势浩淼,大自然之美令诗人豪情满怀,笔墨酣畅,将长江景色写得境界高远,气象万千。 这大自然之美激发了大诗人的无限诗情:“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作者写这些景表现了他留恋现实,热爱人间风物。 3、本诗作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儿童口吃的原因和表现分别是什么?.doc
- 区域地理东亚与日本课件.ppt
- 区域地理复习-俄罗斯.doc
- 区域地理复习之西亚课件(共47张PPT).ppt
- 区域地理复习总结之非洲概述课件.ppt
- 区域地理各大洲主要地理事物及经纬度.doc
- 区域地理拉丁美洲概况.ppt
- 区域地理-拉丁美洲与巴西学案.doc
- 区域地理命题趋势及复习策略.ppt
-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俄罗斯(共78张PPT).ppt
- 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第三单元 第15课《我的集邮册》教学设计 冀教版.docx
- 江苏省扬州市高中英语 Unit 1 Shcool life Welcome教学实录 牛津译林版必修1.docx
- 七年级语文上册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教学实录 北师大版.docx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 第5章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 7.24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docx
- 《动物行为学基础与应用:生物学基础教学教案》.doc
- 固定收益策略报告:票息的脆弱平衡.docx
- 现代医疗科技分子诊断技术的应用.docx
- 预算员考试题型详解试题及答案.docx
- 现代医疗机构的办公空间设计与工作流程优化.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