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创新与创业 创新思维 CC0101wb255类典型化学实验创新设计.docVIP

化工创新与创业 创新思维 CC0101wb255类典型化学实验创新设计.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试题调研》——打造高考原创精品,服务广大师生! 版权归属《试题调研》,侵权必究! 5类典型化学实验创新设计 作者:胡金华 一、实验原理 + 仪器连接 + 实验推理 母题1 甲、乙两位同学各称取质量为m的碳酸钠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样品,并用下图所示仪器测定样品的组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甲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是氧气的体积,则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按实验先后流程用①②等表示)。 甲同学读取实验数据时的两个注意事项,分别是冷却至室温、 和平视且与液面最凹面相切。 (2)乙同学想通过仪器的连接顺序①②实验测得的数据是 。按他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的实验结果偏高,理由是 。 (3)为了测得准确的实验数据,请你将乙同学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每种仪器只准使用一次),写出各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 。 (4)按(3)设计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若测得实验前后装置②的质量分别是w1和w2,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 (5)在(3)的改进装置由于受到仪器的局限,是否有不足 (填“有”或“没有”)若有,请你说出不足的理由 (若没有,此空不必回答). 【解析】本题涉及定量测气体体积与气体质量的区别。 (1)若通过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则应采用排液量气装置,因为反应生成的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先除杂,再量气。 (2)若通过实验测得二氧化碳的质量,则必须保证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被碱石灰吸收,但如果只连接①②,则反应产生的水蒸气以及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也可能被碱石灰吸收,使结果偏大,如果改进应该在②前后分别加上干燥装置即可,另外实验中还缺少鼓气装置,最后体系中残留的气体不能被碱石灰吸收。 (3)利用生成CO2求解Na2CO3质量分数,即。 【答案】(1)①⑦⑥④; 调节④⑥液面高度相同 (2)二氧化碳的质量;气体中的水蒸气被碱石灰吸收,同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也被碱石灰吸收。 (3)A→H→G→B→C→F→E或A→F→E→B→C→H→G(B、C可交换) (4)(不化简也给分) (5) 有 装置中二氧化碳不能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思想感悟】中学化学中的仪器连接顺序题目,是考查学生关于物质制备原理、实验操作技能、气体净化方法和试剂的使用、实验设计等问题的综合处理能力的题目。它的知识容量较大,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并有较高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常感困难,今以部分习题为例进行思路分析,以找出解答该类题目的一般方法。 实验部分常常涉及的考点一般有以下8个方面: ①仪器的排列组合。根据实验的原理选择仪器和试剂,根据实验的目的决定仪器的排列组装顺序,一般遵循气体制取→除杂(若干装置)→干燥→主体实验→实验产品的保护与尾气处理。 ②接口的连接。一般应遵循装置的排列顺序。对于吸收装置,若为洗气瓶则应“长”进(利于杂质的充分吸收)“短”出(利于气体导出),若为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吸收水分和CO2,则应“大”进(同样利用CO2和水蒸气的充分吸收)“小”出(利于余气的导出),若为排水量气时应“短”进“长”出,排出水的体积即为生成气体的体积。 ③气密性检查。凡有制气装置都存在气密性检查问题。关键是何时进行气密性检查?如何进行气密性检查?显然应在仪器连接完之后,添加药品之前进行气密性检查。气密性检查的方法虽多种多样,但总的原则是堵死一头,另一头通过导管插入水中,再微热(用掌心或酒精灯)容积较大的玻璃容器,若水中有气泡逸出,停止加热后导管中有一段水柱上升则表示气密性良好,否则须重新组装与调试。 ④防倒吸。 ⑤事故处理。 ⑥实验方案的评价。对实验方案的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a.能否达到目的;b.所用原料是否常见易得、廉价;c.原料的利用率高低;d.过程是否简捷优化;e.有无对环境污染;f.实验的误差大小有无创意等等。 ⑦实验设计。实验设计属于一种较高层次的能力考查,它分为实验原理设计和实验操作程序设计。最优方案的设计应遵循上述实验方案评价的六原则。 ⑧实验结果的分析。一般从以下四方面考虑:a.方案是否合理,这是决定实验成败的关键;b.操作不当引起的误差;c.反应条件不足可导致反应不能发生或反应速率过慢引起实验误差;d.所用试剂不纯,杂质甚至参与反应均可导致实验误差等等。 【变式1】实验室有一瓶Na2SO3固体,可能含有NaCl、Na2SO4、BaCl2、K2CO3、K2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