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禅和现现代管理.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儒道禅与现代管理 道 儒道禅与现代管理之总论 现代管理与中国特色的管理智慧 1、管理学中的“术”与“道” 如果说西方管理学以“术”见长的话,那么, 中国传统的管理智慧则以“道”为尊 这是东方管理智慧的精髓。 2、现代管理学中的“中国智慧热” 中国传统智慧对现代管理水平之提升的绩效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却成为西方管理学界的 热门话题。孔夫子主义( Confucianism)在西 方世界的流行是一明证。 储子百容 儒道禅与现代管理之总论 3、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形成 与儒道佛三教合一 形成于3000年前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博大,在 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百家争鸣”一说 我们主要讨论儒道佛的管理思想。 ■事实上,今天西方管理学界最关注的除了兵家 的谋略思想外,也正是儒(新儒家)、道(新 道家)佛(中国禅)的智慧 儒道禅与现代管理之总论 儒家强调的“道”是道德 “宴多以政,高现,民免面无耻:道之以德 e道家强调的“道”是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 子》25章)的思想 ⊙佛家强调的“道”是觉悟: 佛教的“佛”就是觉悟者的意思,它从本质上 可以归结为一种由觉而悟,从而拥有信仰的过 程 分论之一 儒家文化 与 现代管理中三大德治原则 儒家的筒要思想史 ■一、儒家发展历程 1.孔孟之道的发展史 其创始人是孔子 集大成者为孟子 ■诞生于春秋战国,发 展至汉代在董仲舒 “独尊儒术”的主张 下成为主导文化。勃 兴于唐宋:唐太宗 “德主刑辅”的治国 方略,曾经带来盛唐 气象 儒家的筒要思想史 衰弱于明清:“五四” 对孔孟之道的全盘否 定。复兴于现代:西 方新儒学的兴起和当 今中国的儒学热。 2儒家思想的现代性 孔子“为政以德” (《论语为政》)的主 张与共产党“德法并 举”的现代管理理念。 儒家文化与三大德治原则 、儒家德洽的三大智慧原则 1.德性立身 孔子有“三达德”之说:“仁者不忧,智者不 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孟子有仁、义、礼、智“四端”说 董子则有“五常”说:仁、义、礼、智、信。 ■⑧这是儒家关于德性的总原则 儒家文化与三大德治原则 2.以和为贵 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 子公孙丑下》) 孔子对“和”提出了两条原则:一是“君子和 而不同。”(《论语子路》)二是“君子和而 不流。”(《中庸》) 这是儒家关于人际关系方面的德性原则。 儒家文化与三大德治原则 3.中庸为美 庸者,以中为用;所以孔子讲“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 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 “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 ②这是儒家关于做事方面的德性原则。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