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境界与学术地位解读分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 科学研究的境界与学术地位 孙根年教授、博导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教学目的 了解科学研究的境界, 在科学研究中提高境界, 做高水平和大气的研究, 中国科学的三大奖。 12.1科研创新的重要性 在科学研究中,数量的增加并不等于质量的提高,因 为科研并不以数量取胜,关键是提出真知灼见,在理论 方法上有所创新,这是科技创新的关键所在; ≯由数据事实上升到理论和规律,从“原料出囗”到 “制成品生产”是智力的较量和理性所能达到的境界, 补充验证他人的理论在科学研究上只能算是二流 因此,在科学研究上避免就事论事,强化“上纲上 线”:提高理论的独创性、普适性和驾驭能力。 20世纪改变世界的10大地理成果 魏格纳大陆漂移学说(1905年); 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1920年); 威尔逊岛生物地理论(1960年) 美国MASA地球资源卫星与遥感技术(1960) 加拿大土地规划局地理信息系统(1967年) 皮彭等人的地球板块构造理论(1960年代) 南极臭氧洞发现(1985年) 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1895-1985年) 教科文组织MAB和IGBP计划(1986年) 美国NASA地球系统科学计划(1995年) 刘东生与中国黄土密码的六次破译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立足黄士高原独特地域,放眼全球气候 境变化,揭示由黄土记录的亚洲古季风循环,并将其与南极冰川 深海沉积相对比,建立了陆地、海洋和极地的联系 用微观解释宏观:由观察调查提出概念,到通过验实数测据形成 概念,重点是选择关键性替代指标揭示气候与环境变化,从而使地质学 研究从观察调查的经验科学,一跃跨入精细的实验自然科学 跟踪国际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前沿:分析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 和指示作用,并验证米兰柯维奇周期; 冫冲破传统理论的框架:传统观念认为第四纪冰期有四次循环, 而中国黄土古土壤硏究发现,陆地第四纪冰期有37个循环,显示黄土与 古土壤地层的独特魅力 12.2科学研究的过程体验与三个境界 过程体验:不做研究永远无法理解什么是科学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体验科研; 个境界:从无知与迷茫到质疑与试探、再到感知与 理解,科学研究才能达到理解; 科学硏究的境界是使研究引人入胜,使论文动人心弦, 增强其刺激性和感召力 从具体问题研究走向哲学明理:世界观、方法论、价 值观的反思。 晚清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言:古今之成大事者,必经 三种境界:认清方向,埋头苦干,喜获成功 认清方向:“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 路 -晏殊 埋头苦干:“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喜获丰收:“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栏栅处!” 辛弃疾 也有人从科研过程理解上述三个境界 在科硏选题阶段,需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 路”,运用非凡的鉴赏能力,解决科学探索的方向, 这是科学研究最关键的第一步; 当问题选定之后,一定要埋头苦干,使研究工作 深入细致,这时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 憔悴”,关键是入迷和投入 当任务完成、成果发表时,您就喜获成功,为科 学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那时“众里寻他千百度,蓦 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栏栅处 笔者在此勾划治学的演化轨迹 始:不知如此(知识较少,不知怎样分析研究) 初步:焉能如此?(当有人提出新见解时,往往有此异议) 进入:也许如此?(随时间推移、资料增多或概念转变) 深入:果真如此!(终于恍然大悟) 超越:不过如此。(窗户纸一捅酸,其实也没什么) 如此,下一个发现又在等着我们!整个科学研究应该 是:悟玄机之于大地,拨云雾而见青天。 12.3科学研究的视野和层次 站得高才能看的远,广阔渊博的知识有利于科研选题, 独上高楼望断天崖路; 科学研究要学会从微观认识宏观,透过现象看本质 从深部去认识表层,从局部去认识整体,具有全局眼光 关键是立足实证并且深入细致 科学研究的关键是独创和“挖井”,在某种情况下深 入细致就是高水平,只有人无我有的硏究和深入细致的 研究,才是有意乂和生命力的研究。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