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教材理解.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夜雨寄北》教材理解 【诗的内容】 君①问归期未有期,巴山②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③,却话④巴山夜雨时。 【注解】 ①、君:你 ②、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 ③、秋池:秋天的池塘。 ④、何当:哪一天? ⑤、共剪西窗烛:在西窗下共剪烛蕊。 ⑥、却话:从头谈起。 【诗的出处】 《李义山诗集》 【诗的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 水涨满秋池。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①花彻夜长谈;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注:①蜡烛燃烧时间过长会引起烛花现象,也就是火苗会跳 动,必须剪短烛心才能保持烛火苗不动。 【诗文赏析】 这是李商隐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 子的。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 第 1 页 来书信,询问归期。但秋雨连绵,交通中断,无法确定,所 以回答说:君问归期未有期。这一句有问有答,跌宕有致, 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诗人与夫人王 氏伉俪情深,时刻盼望能速归故里,与妻子共坐西窗之下, 剪去烛花,深夜畅谈。而此时,只能苦苦思念。诗只有四句, 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 间的回环跳跃。“何当”为设想之词,设想由实景而生,所 以第二句中的巴山夜雨成为设想中回忆的话题,自然成为 “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样的巧妙诗句。 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以典雅华丽、深隐曲折取胜,这首诗,《万 首唐人绝句》中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 指妻子。诗人在巴山雨夜中思念妻子,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之 情。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 切有味。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巴蜀无疑,然所寄之君究系何人?则其说不一。《万 首唐人绝句》题作《夜雨寄内》。冯注:语浅情深,是寄内 也。然集中寄内诗皆不明标题,当仍作#39;寄北#39;。因 商隐妻卒于大中二年春夏之交,故冯《谱》张《笺》均以为 商隐曾于大中二年(848)有一次短期的巴蜀之游,期间作 此诗寄给北地的妻子。然岑仲勉《玉溪生年谱会笺平质》力 辨所谓巴蜀之游并不存在。刘、余《集解》亦指巴蜀之游为 第 2 页 虚谬。又杨柳《如何确解李商隐诗》一文认为此诗应是大中 二年商隐自桂林柳幕北归途中淹留荆、巴时所作,时间为夏 秋之交。刘、余《集解》辩驳曰:唐人诗中巴山多泛指今四 川境内之山……未必具体指大巴山或巴东县南之巴山。此诗 情味,显系长期留滞,归期无日之况,与客途稍作羁留者有 别。……当是梓幕思归寄酬京华友人之作,确年不可考,约 在梓幕后期。这首诗作于一个秋雨之夜,文字较平易,但语 气亲切自然,回环往复,感情深挚绵邈,十分动人。且情景 相生,凡景语皆为情语,厚重蕴藉,意远韵长。《唐诗选脉 会通评林》引李梦阳曰:唐诗如贵介公子,风流闲雅,观此 信然。《玉溪生诗意》曰:即景见情,清空微妙,玉溪集中 第一流也。《唐人万首绝句评选》:婉转缠绵,荡漾生姿。 在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里,这首诗的题目为《夜 雨寄内》,意思是诗是寄给妻子的。从诗中“巴山”一语看 来,诗写于巴蜀之地。李商隐曾经应聘到四川,任东川节度 柳仲郢的幕僚,时间是唐宣宗大中六年(公元 852 年)。先 于此一年,李商隐的妻子却已故去。给李商隐诗集作笺注的 清代人冯浩,尽管认为诗题不必改作“寄内”(因为“集中 寄内诗皆不明标题”),但内容却是“寄内”的。为此,他 把诗的写作时间,推前至大中二年(公元 848 年)。按冯浩 考证,李商隐这一年是在桂州(今广西桂林)郑亚的幕府。 当年郑亚由于政敌的诬陷,被贬为循州刺史。李商隐未去循 第 3 页 州,由水路经长沙,于次年回到长安。冯浩认为在归途中李 商隐曾经“徘徊江汉、往来巴蜀”,“于巴蜀间兼有水陆之 程”。《夜雨寄北》就是写在归途中经过巴蜀时。近人岑仲 勉、陈寅恪曾经指出关于巴蜀之程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其实, 冯浩也没有说得太死。他含糊地说,李商隐这时到过巴蜀, “玩诸诗自见,但无可细分确指”。可见,通常把《夜雨寄 北》,说是李商隐寄给自己妻子的;这一说,似还可再斟酌。 李商隐的一生是不幸的。他刚刚踏入仕途,就被卷进了牛、 李的朋党之争中。(牛,牛僧孺;李,李德裕。朋党,官僚 集团。)852年随柳仲郢入蜀,实属

文档评论(0)

qiuzhimin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