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思政教学中心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
会实践调研报告
成果名称:关于龙潭寺游客环保意识的调查报告
小组负责人:________王腊梅_______________
小组成员:王腊梅,扎西佐,喻田,潘娇,杨梦洁
所在片区:___________光华苑___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2015 年 5 月 10 日_________
关于龙潭寺游客环保意识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5 年 5 月 9 日
调查对象:游客,工作人员
调查地点:龙潭寺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口头询问)
调 查 人:王腊梅,扎西佐,喻田,杨梦洁,潘娇
调查分工:(以小组形式调查的要求)
龙潭寺,历史悠久。相传,三国时期,蜀汉皇帝刘备之子刘禅路过此地,因天气炎热,便
到一水池里沐浴,后刘禅称帝,人们便把此池故名“龙潭” 。因龙潭右侧有一寺庙而得名“龙潭寺” 。
龙潭寺是“东山五场”之首,也是东山客家人的传统聚居区,这里 90% 以上的人都是客家人,讲着
有别于四川方言的客家话。1962 年 3 月 12 日,经中共成都市委批准,龙潭公社分为龙潭、院
山两个公社。1977 年 11 月 2 日,经中共成都市委批准,撤销院山公社,合并为龙潭人民公社,
属金牛区人民政府管辖。1984 年 4 月,人民公社体制改革,将龙潭公社调整为龙潭乡人民政府。
1991 年,区划调整,龙潭乡人民政府属成华区人民政府管辖。2004 年 8 月,经省民政厅批准,
实行街道管理体制,将龙潭乡调整为龙潭寺办事处。
摘要:通过对龙潭寺游客环保意识的调查,我们了解到游客在对龙潭寺的环保
方面还是做的不错的,有的游客的素质还是比较高,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会将垃圾
放在街道旁的垃圾桶里,而不是随地乱丢;对景点的建筑、其他一些资源也比较珍
惜和爱护。当地政府在这一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安放在街道旁的垃圾桶,安排
环卫工人及时清扫地上的垃圾。这些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游客和当地居民
环保意识还不够强、环保宣传还不到位、环保设施还不健全等等问题。
关键词:环境问题 环保意识 处理办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也呈现出不断发展的态势,越来越多的旅游景点如
雨后春笋般地呈现在我们的周围,让我们能在工作和学习疲惫之余有一个放松的地
方,而古寺作为一个文化的载体吸引着大量游客。但是人们在游览古寺对当地的环
境也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将以龙潭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即在景区走
访和对不同的人展开调查,探究他们对公共环境保护意识的程度,然后从其中发现
问题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最后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来改善出现的问
题。
本调查报告分为三个部分:调查过程,问题分析及总结,改善建议
一、调查方案设计
我们通过亲访龙潭寺,对不同的人进行调查访问,其中包含游客和古寺里的工
作人员、环卫工人等等,还有亲自观察 ,得出了不同人群对环境保护的自觉程度不
同的结果。
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以及口头调查的数据来看,游客在对公共设施的爱护自主性还是呈现
出积极性的一面,但是也还是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在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力欠缺。当
景区里有垃圾需要扔掉而身边却没有垃圾箱时,人们选择何种处理方式?通过观察
来看,有63%的人选择了直到找到了又垃圾桶的地方再扔掉身边的垃圾,然而也有37%
的人选择了把垃圾直接扔掉,但是在这 37%人当中考虑着有环卫工人清扫的态度,
堂而皇之地直接丢在地上。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环境爱护意识的差异性。
景区中随地吐痰的现象很普遍,看到有人在公共场合中随地吐痰时,你觉得这
是否是很平常的现象?有 18%的人认为很平常,有 50%的人认为不平常,是不文明
的表现,但是他们自己却这样做,只有 32%的人觉得随地吐痰是一种非常不文明的。
由此可以看出游客的环保意识不高。
二、问题总结及分析
(一)、问题总结
通过这次实地调查,我们接触到了不同类型的人群,也初步了解到了他们对公
共环境的保护意识。由此我们总结了一下,发现在这些行为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人们自觉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解读.pptx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子级玻纤布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培训课件】TPM_培训.ppt VIP
- 一种检测单纯疱疹病毒1+2型IgM抗体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pdf VIP
- 2024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医政发.docx VIP
- 2021届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训练卷(统编版必修上册)01-(原卷版).docx VIP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一年级下册全册课课练(附参考答案)(2025春).doc VIP
- 《量子力学》全套教学课件.pptx
- 组件安装角度偏差施工记录.docx VIP
- 《老年人能力评估实务》健康养老服务专业全套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