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专题复习 ?古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导学案(二)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古诗歌抒情的方式。
2、把握思想感情题的答题模式。
二、先学后教:
(一)、直接抒情
1.知识梳理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 ,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不需要任何“附着物” ,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 有时当作者感情奔放, 不直接抒发不足以表达强烈感受的时候,常用这种方法。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结尾: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强烈的愤激之情,宛如洪钟巨响,突现了诗人刚直、倔强、无丝毫奴颜媚骨的品格。
中国古典诗歌抒情温柔敦厚,内敛含蓄,少有热情奔放,袒露胸襟。但不代表每首诗都没有直接抒情的语句。 诗的尾联,词的下片, 往往就是作者直抒胸臆的地方。抓住了直抒胸臆的句子,就抓住了诗歌之核心。
(二)、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
( 1).知识梳理
借景抒情,或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 或借景表达作者对所写景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或借景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 或借景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的。
把握思想感情,就要分析景物的特点。
( 2).演练体悟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淡云孤雁远, 寒日暮天红” 这两句写景, 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作简要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分析。
答:
2、托物言情
1).知识梳理
古人很喜欢咏物,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到花鸟鱼虫,都可以
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 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 寄托自己的感情。 ——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刘熙载《艺概》)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比喻、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解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常有松、竹、梅等意象) ,即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情操志趣。或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托物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
辨物明志,把握主旨及情感。
( 2).演练体悟
题榴花
朱熹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3、即事感怀
( 1).知识梳理
即事感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 抒发自己的感慨。 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或忧国忧民,或反
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 或仕途失意,或闺中怀人, 或讴歌河山。 所谓“即事”诗,一般来说无严格的界定。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一般皆可笼统称之为“即事感怀诗”	。
即事抒怀,感情蕴含在叙事之中,故要分析所叙何事,事合何情。
( 2).演练体悟
夜	归
周	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燐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①筇:此代指竹杖。
“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
4、用典抒情
1).知识梳理
用典,是中国诗歌创作的传统特色之一。诗歌中的典故,可分为事典、语典
两类。事典所引的古代故事,包括历史故事、传说故事、诗文掌故等。语典是指诗人在自己的创作中,会有意无意地袭用和化用前代或他人诗歌中的成语名句。用事典的方式有:
①正用与反用。所谓正用,即正面应用原典的意义,大部分用典属正用。反用,是就原典反其意而用之。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王孙自可留”就是反用之例。
②明用与暗用。 明用即是在诗中一看就知道。	暗用指在诗中, 即使读者不知
诗人在用典,也能读懂。如孟浩然《过故人庄》	,粗看是一首山水田园诗,清浅
平易,流畅自然,其实诗中就用了几个诗文故事。
用典抒情,就要明白典故的意义,把握用典方式,体会其中的情感。
( 2).演练体悟
宿云梦馆
欧阳修
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该诗最后一句用了什么典故?请指出来并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答:
三、由例及理:
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 2010?湖南卷)
好事近①
陆	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	54 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答:
四、当堂检测: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2010?北京卷)
古风(其三十九)
李	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EHS体系程序文件-信息沟通、协商和决议管理程序.docx VIP
 -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应用时事政治策略探究.doc VIP
 - (GBT7588 1—2020)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pdf VIP
 - 设施农业智能化与现代农业装备产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
 - “十四五”公路养护发展规划.docx VIP
 - 健康评估(第二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2024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CQI-27铸造系统评估表 第二版(2023).xls VIP
 - 银行大堂服务实训(第2版) 课件 项目4 营业中引导营销服务.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