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30年代的诗歌.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三章 30 年代的诗歌 一、 现实主义派诗 歌 1. 殷夫的诗歌: ? ( 1909 —— 1931 ), 原名徐伯庭,笔名 白莽、任夫、沙洛 等,浙江象山人。 ? 鲁迅在为殷夫的诗集《孩儿塔》作序时,称其 诗为“东方的微光”、“林中的响箭”、“冬 末的萌芽”,是“别一世界”(即无产阶级新 世界)的诗。 ? 《血字 》 ? 《别了,哥哥》 ①从工人群众的劳动和斗争生活中提炼诗的语言 和形象,节奏明快有力,刚健之中透露出清新 之美。 ②恢复了政治抒情诗中情抒情主人公的“自我” 形象,且这一“自我”在中国新诗“自我”抒 情形象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2 、中国诗歌会诗人群 ? 1932 年 9 月,在“左联”的领导下,“中国 诗歌会”在上海成立,它是一个群众性的诗 歌团体 ? 发起人有穆木天、杨骚、任钧、蒲风等。 ? 在《缘起》和《发刊诗》中阐明了自己的创 作主张,并以《新诗歌》作为机关刊物,随 后广州、北京及日本的东京都成立了分会, 并先后出版诗刊,吸引了一批诗人 ? 是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出现的第一个有组织、 有明确理论纲领的革命诗歌团体。 创作主张 ( 1 )“捉住现实”:即诗歌要适应时代的要求, 以现实主义的方法创作表达反帝反封建思想的 作品; ( 2 )“大众歌调”:即提倡诗歌大众化,要求 诗的表现形式应大众化、民族化,使诗普及到 群众中去。 主要内容: ①写农民的苦难与反抗斗争。(蒲风:《茫茫 夜》、《六月流火》; 王亚平:《农村的夏 天》、《十二月的风》; ②写反帝抗日 。(穆木天:《守堤者》、《流 亡者之歌》等) 特点: ①描摹重大题材,揭示富有时代特色的政治或 社会主题。 ②直抒胸臆,直接描摹,不尚意象。 ③语言通俗,体式自由。 3 、臧克家的前期诗作 ? ( 1905 、 10 —— 2003 、 12 ),山东诸城县臧家 庄人; ①在诗作中为苦闷、彷徨 中的中国青年提供了与 “新月派”、现代派, 以及中国诗歌会诗人都 不同的人生态度。 ②描写了农民形象和乡村景色,为新诗反映农村 生活开拓了新的天地。 ③内容广泛 A 、反映农村破产和农民的苦难生活,如《老 马》、《难民》 B 、表现自我人生体验到的“永久性真理”如 《生活》、《希望》 C 、表现反帝情绪,如《罪恶的黑手》 D 、通过自我抒情为时代、历史摄影,如《自己 的写照》、《运河》。 特点: ? ①讲究诗的形式的凝炼、 整齐,讲究诗的节奏、韵 律,以格律诗的形式反映 社会现实。 ? ②擅长比喻,把感情和倾 向性凝聚、隐蔽在诗的形 象里,化思想、概念为具 体形象。 ③重视炼字炼句, 尤重动词。 ④诗风质朴凝炼、 含蓄深沉。 《老马》:不堪重负的老马的悲惨形象 ? 装车(实写) 扬鞭出发(虚实结合) ? 老马(农民) :倔强、坚忍、悲愤、无望 ? 主人(统治者):贪婪、残忍、凶狠、无情 ? 作者 :同情、不平、愤怒、诅咒 二、现代诗派 1 .产生过程 ? 现代诗派得名于《现代》杂志。 1932 年 5 月, 施蛰存受现代书局的委托,创办了纯文艺刊 物《现代》,致力广泛介绍文学的世界新潮 并偏重于现代主义创作理论的倡导,同时大 量发表诗作。 ? 戴望舒、施蛰存、卞之琳和何其芳为这一诗 派的代表人物。 2 .诗歌主张 ? 其一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 代的情绪”; ? 其二是“现代的词藻”,指的是能表达“现 代人”情绪的词语; ? 其三是“现代的诗形”,指的是现代口语式 自由体诗。 3 .基本特征 ①诗作内容:多写自我情绪与感觉 现代诗派以 诗歌作为痛苦灵魂解脱、净化的途径,表达的 是“浊世的哀音”。 ②从诗的体式上看: A .审美原则:朦胧美 B . 表现方法:多意象的组合,非逻辑的观念联 络; C 形式体制:散文化的自由体。 三、戴望舒( 1905 —— 1950 ) ? 原名戴梦鸥,笔名有江思、 郎芳、常娥、戴月等,浙 江杭县(今杭州市)人 。 ? 戴早年的诗作,多写爱情 的苦闷和个人的忧愁 ,并 塑造了两类抒情形象:苦 闷的孤独者,飘忽愁怨的 少女。 ? 《雨巷》系其初期的代表作。该诗采用 象征主义方法,标志着诗人从早年浪漫 主义的感伤抒情向现代派诗的过渡。 ? 以《雨巷》为代表,戴望舒早期的诗歌 多用传统意象,注重诗的结构的匀称和 音乐性,呈现出呼应新月诗风的特点。 ? 作为现代诗派的代表诗人, 戴望舒的诗歌艺术历程大体 可分为二个阶段,可以概括 为“雨巷”与“记忆”时期、 “残损”时期。 ? 前一阶段的诗绪较为低沉, 境界较狭小,第二阶段的诗 风则趋向明朗,诗境较阔大。 ? 《雨巷》系其初期的代表作。该诗 采用象征主义方法,标志着诗人从 早年浪漫主义的感伤抒情向现代派 诗的过渡。 ? 以《雨巷》为代表,戴望舒早期的 诗歌多用传统意象,注重诗的

文档评论(0)

wq19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