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地级市高考模拟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古代的中国经济制度解析.docVIP

全国地级市高考模拟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专题古代的中国经济制度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全国地级市 2016 届高考模拟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古代的中国经济制度) 本资料包括 24 道选择题和 4 道非选择题,精选全国重要地级市 2016 年 1 月份以来模拟考试及期末考试等历史试题,按照考点分类汇编而成。题目解析详细,排版规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提高答题的技 能。 一、选择题 1.( 2016·贵州遵义航天高中高三第五次模拟文综)  《诗经·卫风·氓》云:  “氓之蚩蚩,抱布 贸丝。”其中反映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  ) A.古代棉纺织业的发展  B.古代丝织业的发展 C.古代商业活动 D.古代麻织业的发展 【试题解析】 春秋时期丝织业有了一定发展, 故有“贸丝;”“贸”即交换,是商业活动; “布”即麻布或 麻布所制的布币; 以上都符合当时史实, 故排除 B、C 、D 项。棉纺织业自宋代以后才逐渐发展起来, 故选择 A。 【答案】 A 2.( 2016·莆田质检) 《越绝书》记载,楚王请欧冶子和干将“凿茨山,洩其溪,取铁英” ,铸 成“龙渊”“秦阿”“工布”三剑, “作铁兵,威服三军 ,天下闻之,莫敢不服” 。这反映了当时楚国 (  ) A.水利事业发达 B .青铜铸造业发达 C.铁器应用于军事 D .铁农具普遍使用 【试题解析】据题干“取铁英 铸成 三剑”可知所铸为兵器,故  C 项正确;  A 项同题干所 述内容范围不同,故  A 项错误;题干中所提为冶铁,故  B 项错误;题干所述为兵器而非农具,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3.( 2016·东南模拟)如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 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A.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 B.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 C.手工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 D.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 【试题解析】手工业的发展有利于技术的积累,故  A 项错误;政府对手工业规模的限制制约了 手工业的发展,是阻碍手工业向机器生产转变的外在因素,不是主要原因,故  B 项错误;机器生产 更能确保产品质量,故 C 项错误;明朝手工业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足够的市场需 求,内部因素是小农经济,农民贫困,外部因素是闭关锁国,生产革新缺乏动力,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4.( 2016·济南调研) 《后汉书》载: “建武年间, ( 任延 ) 诏征为九真太守。 九真俗以射猎 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 给。”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 ( ) A.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 B.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 C.自然资源的贫乏导致生活贫困 D.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 【试题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由于铸田器,教垦辟,田畴开广,百姓生活充给,故  B 项正确; 曲辕犁出现于隋唐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  C、 D  两项与材料不符,故  C、 D  两项错 误。 【答案】  B 5.( 2016·南通调研)战国《吕氏春秋·任地》载: “上田弃亩 ( 垄 ) ,下田弃圳 ( 沟 ) ;五耕五耨, 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 ( 虫类 ) ;今兹美禾,来兹美麦。 ”材料表明 这一时期 ( ) A.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B.农业生产已经懂得精耕细作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C.水利灌溉推动农业迅速发展 D.私有制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试题解析】 材料中没有体现铁犁牛耕的信息, 故 A 项错误;材料中“上田弃亩 (垄 ),下田弃圳 (沟 )” “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 (虫类 )”等信息说明农业种植注重精耕细作,故 B 项正 确;材料中没有提及水利灌溉的信息,故 C 项错误;私有制在材料中无从反映,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6.宋人诗云: “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缫车 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 ”诗中反映了  (  ) A.手工产品质量低下 B.农业生产规模庞大 C.农民家庭生活闲适  D.农户经营方式多样 【试题解析】由题干“小麦青青大麦黄” “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 “明日西门卖丝去”等信 息可以看出农户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也从事家庭手工业,并在市场上销售,故 D 项正确;“西门 卖丝”可见手工产品质量不一定低下, 故 A 项错误;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 规模很小, 故 B 项错误; 由题干“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可见农民家庭生活很忙碌,故 C

文档评论(0)

187****61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