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过关检测 ( 十二 ) 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 1 . (2017· 达州模拟 ) 春秋战国时期, 士人纷纷走上游说谋官之路。 孔丘周游列国, 难偿治国之愿; 孙武远涉吴国, 大展治军之才。 这说明 ( ) A .游说谋官成为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入仕途径 B .人才适应时代的要求关系着个人理想的实现 C .武将比文官更具社会进步的建设性 D .社会的混乱无序造成用人的无理性 解析:选 B 。孔子主张以“礼”治国,孙武主张以军事手段谋 国,前者在春秋战国时期不符合统治者需要,后者切合统治者 争霸的内在需求,故选 B 项。 2 . (2017· 眉山模拟 ) 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仁政、德治,法家崇尚 法治,道家要求无为而治,墨家希望选贤任能,他们共同的出 发点是 ( ) A .铲除三代遗迹建立全新制度 B .争夺对诸侯国家政权的控制 C .顺应大变革潮流而厚今薄古 D .为统治者改善统治出谋划策 解析:选 D 。材料中各家的主张都是为统治者出谋划策,故 D 项正确。 3 . (2017· 贵阳一模 ) 下列两则材料是一位先秦思想家在评论两位 政治人物时表达的观点。这位思想家可归类为 ( ) 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 设法 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 是 个执守正道而不行诈谋的 国君。 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 却僭越 礼制, 想仿行天子的礼仪, 是个 内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 君。 A .墨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儒家 解析:选 D 。根据材料“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而 不行诈谋的国君”“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可知作者 主张维护西周的分封制确立的等级秩序, 倡导礼乐制度的要求, 符合儒家所主张的“礼”,恢复西周时的等级名分,选择 D 项 符合题意。 4 .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 民贵君轻, 董仲舒主张 “屈民以伸君, 屈君以伸天” 。 材料表明, 董仲舒 ( ) A .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 .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解析:选 B 。原始儒学中的“民贵君轻”体现了民本思想,而 董仲舒“屈民以伸君”的主张,君的地位大于民的地位,不再 是以民为本,故 B 项正确。 5 . 《三国志》载:“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 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 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 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材料体现出 ( ) A .中国古代官员具有勤政廉洁的传统 B .三国时期的监察制度具体完善 C . “修身齐家”的儒学观念深入人心 D .西汉确立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影响深远 解析:选 D 。“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体现 出西汉确立的“君为臣纲”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影响深远,故 D 项正确。材料只反映诸葛亮勤政廉洁,不能说明中国古代官员 具有勤政廉洁的传统,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三国时期的 监察制度,故 B 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修身齐家”的儒学观 念对诸葛亮的影响, C 项过于夸大化,故 C 项错误。 6 . (2017· 惠州三模 ) 唐代李翱在《复性说》中说,人性本善,圣 人凡人,本无差别,只是圣人不惑,不为情欲所累,所以不失 本性;而凡人往往溺于情欲,因而丧失本性。凡人只要“妄情 灭息”,才能“本性清明”。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 的是 ( ) A .存天理,灭人欲 B .发明本心,致良知 C .人性本善习远 D .人人皆可以为圣 解析:选 A 。凡人要“本性清明”,必须做到“妄情灭息”, 可见与“存天理, 灭人欲”的精神实质相近, 故 A 项正确; “发 明本心,致良知”是心学求理的方法,与李翱观点不同,故 B 项错误; 材料探讨人性本善下圣人凡人的区别, 目的是提倡“妄 情灭息”, “人性本善习远”只是立论的前提, 故 C 项错误; 材 料还没上升到“人人皆可以为圣”的高度,故 D 项错误。 7 . (2017· 德阳一模 ) 王阳明在主持山东乡试时,引用《论语》中 “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作为试题。这体现了他 ( ) A .强调知行合一以遏止伪善 B .传播致良知以提高修养 C .借助科举以灌输心学理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电子物证初级试卷及答案.doc VIP
- 烟雾病和烟雾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pptx VIP
- Q/CR 549.5-2016 铁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 第5部分:土工布.PDF VIP
- GB50168-201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pdf VIP
- 人行天桥钢箱梁施工方案.doc VIP
- 建筑工程领域AI应用现状与趋势研究报告 -AI in AEC.docx
- 第5講移民实边:明清时期的边疆移民(4课时).ppt VIP
-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精编知识点(背诵用).doc
- 冶金企业全要素评估表(人机物环管).docx VIP
- 一种建筑工程管理用安全防护栏.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