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高中历史的差异与衔接
罗岭中学张少华
、初中、高中历史课程设置状况
分析:
1、课程目标的联系与区别
(1)二者都强调三维目标
(2)知识方面,初中主要从宏观角
度入手,注意历史知识的时序性和
基础性;高中则更强调历史知识的
专题性、综合性。
(3)能力方面差别也较大,初中主要在于识
记、理解,尤其是识记层面;而高中要求则
更多在于理解和应用层面。
初、高中课标能力要求对照
初中课标的能力要求
高中课标的能力要求
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高中除了进一步培养学生通
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过各种方法获取历史信息的
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陈述能力之外,主要通过对历史
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
想象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
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归纳、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初中、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世界经济史部分知识对照
初中知识与要求
高中知识与要求
1.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
2.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
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
在的严重弊端。
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3.了解赫鲁晓夫改革。(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
知道戈尔已乔夫改革和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
苏联解体。
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2,课程结袍,内容标准的联系与区别
相同:初中历史课程的知识内容,在高中课
程中大都进行了相应的链接与拓展。
区别:(1)课程体系方面,初中采取了主
题+时序的通史体例;
而高中历史新课程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
联”的原则,高中采用了模块+专题的体例。
(时序颠倒、跳跃性大,缺乏连续性和系统
性。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要求比较高。)
中国古代史(初中历史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
(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五)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六)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八)科学技术
(九)思想文化
高中历史必修课
必修一政治史模块
必修二经济史模块必修三思想文化史模块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结构与特点
的演变
反抗斗争
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
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动与本主义的曲折及文化
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
3.近
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
祖国统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
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设的道路
4.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
想理论成果
6.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
的变迁
5.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
度
文化
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5新航路的开辟、殖民
确立与发展
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
8.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
的形成和发展
其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6.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7.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
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文运行机制的调节
的历史足迹
极化趋势
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8.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
经验与教训
艺术
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
化趋势
(2)在课程内容方面
初中课程重中国史,轻世界史;高中中
外历史权重大致相当;初中历史课程重政治
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相对薄弱。高中历
史课标三足鼎立。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初高中
侧重点不同,初中则重感性描述,高中重理性
分析,。
据统计,初中历史课标中中国近现代史部分共有14个
单元,65个知识点。
政治史
40个知识点
经济史
13个知识点
思想文化史12个知识点
二、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状况分析
1、初中生历史学习状况分析
初中阶段历史的基础知识普遍较为薄弱(农村学校更严
重);学生缺乏社会生活及经济活动的体验、感受;初中
历史学科长期被视为“冷门
副科”,(开卷考试)
学生习惯于机械背诵,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
2、高中学生历史学习状况分析
由于中考开卷,大多数学生知识储备不足;高中学生的知
识基础是初中水平,他们的心智也未完全成熟在高中历史学
习中,如完全脱离初中的基础学生会无法适应;对跨度大、难
度深的高中历史知识体系了解不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欠缺等等
三、初高中衔接的历史教学策略
1、认真研读课标:
(1)明确课标内容的主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解析 .pdf VIP
- 徐州市中医院 中医推拿保健 颈椎病诊断与治疗-人体解剖.pptx VIP
- 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应用技术规程.pdf VIP
-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及解析.docx VIP
- 吊板高空作业施工方案.docx VIP
- 2025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pdf
- 妇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pptx VIP
- 徐州市中医院 中医推拿保健 推拿的应用范围及禁忌-推拿原则和治法.ppt VIP
- 《国际商法》教学大纲.docx
- 2024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