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古诗词阅读鉴赏试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一)课内古诗词阅读理解示例 一、《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1、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请体会本诗中 “阔”字运用的妙处。 【描绘了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涛滚滚的壮观景象,气概豪迈。】 2、本诗颈联似矛盾实有趣,请评析其中的诗趣。 (以下答案有一点切合即可) 【1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 春意。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 “客路 ”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 呢?】 【2 岁暮腊残,连夜行舟,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近看可见江水碧绿,远望可见两岸空阔。这显然是 一个晴明的、处处透露着春天气息的夜晚,作者从炼意着眼,把 “日 ”与 “春 ”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 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 “生”字和 “入 ”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3 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 “春意 ”,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3、诗歌情感的表达也讲求曲折委婉,找出诗中与 “客路 ”相呼应的词,试分析本诗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与 “客路 ”相呼应的词有 ”行舟、乡书、归雁 ”。 】 【首联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颔联写 “潮平 ”、 “风正 ”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 颈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 “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给人积级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 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4、与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意思相近的诗词哪些?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等,请评析这些名句在写景抒情方面 的共同特点。】 【这些诗句的共同特点就是不仅写景相当传神,而且能 “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 二、《赤壁》(唐.杜牧) 1、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 “( ) ”这件古物,引出了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 ( )之 情。 【折戟 , 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 2、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 “铜雀春深锁二乔 ”改为 “国破人亡在此朝 ”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虽然它们表达的意思基本一样,但是 “铜雀春深锁二乔 ”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曹操胜利后的骄 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或通过以小见大(或借代)的手法,借“二乔 ”被“锁”的命运来写出东吴失败的命 运。而 “国破人亡在此朝 ”过于直白,缺乏诗味。】 三、《浣溪沙》(北宋.苏轼) 1、景语即为情语,请体会 “萧萧暮雨子规啼 ”一句包含的情感。 【以萧萧暮雨中,杜鹃哀怨的啼声作结,子规声声,提醒行人不如归去,给景色抹上了几分伤感的色彩, 表达了诗人被贬后的痛苦与失意。】 2、化用诗句常常推陈出新,请评析 “休将白发唱黄鸡 ”与白居易 “听唱黄鸡与白日 ”的区别。 【本诗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反用白诗之意,表达了不要自伤白发,悲叹衰老,在逆境中也要乐观向上的人生追求。】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四、《十 五夜望月》(唐 ? 王建) 1 、 有人认为 “桂花 ”一词,有点题之妙,你同意吗?作简要说明。 【桂花既可指庭院中的桂树,又可指传说中的月亮上的桂树,这就暗写了诗人在望月,从而表现了更丰富 的美的联想,因而 “桂花 ”有点题之妙。】 2 、 将末句的 “落”字改作 “在”字,你认为哪一个更有表现力?为什么? 【“落 ”字更有表现力, 它能给人以动的形象,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而“在 ”字就没 有这样的艺术效果。 】 五、《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1、诗人象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用高超笔墨描绘出来早春的特点,请理解诗中写景的妙处。 【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皇城中的街道)上的纤细小雨,透过滋润温暖如酥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 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儿的时候,春在何处?连影 儿也不见。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 淡的青青之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 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2、请分析三四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并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感情。 【诗人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 “遥看近却 无”的草色, 是早春时节特有的, 它柔嫩饱含水分, 象征着大地春回、 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 到了暮春三月,“杨柳堆烟 ”,“满”城皆是,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喜爱。】

文档评论(0)

182****2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