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急救知识公益讲座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 可出现皮肤苍白、心慌、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不及时处理,还会出现高烧、抽搐、昏迷等严重后果。 0.0 中暑的急救 轻者要迅速到阴凉通风处仰卧休息,解开衣扣,腰带,敞开上衣,可用冷水毛巾擦身,敷头部,喝一些淡盐水或清凉饮料; 如意识丧失,痉挛剧烈,应让患者取昏迷体位(侧卧,头向后仰),保证呼吸道畅通,并尽快呼叫急救车送医院。 0.0 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心病引起的一个急性发作症状,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心肌血管变窄、血流量减少,此时,若再遇到劳累、运动、情绪激动紧张、用力排便等加重心脏负担的情况,常可诱发心绞痛。 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可伴有其他症状,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每次发作3-5min,可数日一次,也可一日数次,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 0.0 心绞痛的急救 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平静心情,就地采取坐位、半卧位或卧位休息;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一片。血压低者不能服用服硝酸甘油; 疼痛缓解后,继续休息一段时间后再活动; 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呼叫救护车。 0.0 呼吸道异物堵塞 呼吸道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1~3岁占多数,若对某些异物误诊失治,将产生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必须特别重视。 异物进入气管、支气管后非常危险,或可突然死亡,或可因诊断不及时,拖延了治疗时间,导致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不张、肺炎、肺脓肿等严重合并症。 呼吸道异物堵塞多见于儿童,常见于进食花生、瓜子、果冻、口香糖、骨头等食物,进食时大声哭笑、打闹,边跑边吃等容易引发事故。 0.0 呼吸道异物堵塞的急救 如果患者呼吸尚可,能说话、咳嗽,尽量鼓励咳嗽,并弯腰,可协助拍打患者背部; 如果患者不能说话、咳嗽,呼吸比较困难,但神志清楚,可采用腹部冲击法; 如果患者是孕妇或肥胖者不适宜用腹部冲击法,可挤压患者胸骨下半段,即胸部冲击法; 婴儿可用背部叩击法; 如果患者神志不清楚或窒息昏迷倒地的,无法站立,可用仰卧位腹部冲击法; 如果患者出现昏迷,要放置仰卧位,并紧急拨打急救电话。 0.0 呼吸道异物堵塞的急救方法 自救腹部冲击法 自己一手握空心拳,拳眼置于脐上二横指处,另一手紧握此拳,快速向内、向上,有节奏地冲击5~6次,至异物排除。 也可将自己脐上二横指处压在椅背、桌边、床栏杆等硬物处,连续向内、向上冲击5~6次,至异物排除。 0.0 呼吸道异物堵塞的急救方法 互救腹部冲击法 救护员握空心拳,拳眼置于伤病员脐上二横指处,另一手紧握此拳,快速有力、有节奏地向内向上冲击5~6次,反复操作至异物排除。 仰卧位腹部冲击法 先进行口对口吹气两次,如果无效,救护员骑跨在伤病员两大腿外侧,一手掌根平放于脐上二横指处,另一掌根与之重叠,两手合力,向内向上冲击5~6次,反复操作,至异物排出。 0.0 呼吸道异物堵塞的急救方法 背部叩击法 ①将婴儿身体置于救护员一侧的前臂上,使之头低脚高,一手掌将婴儿的后颈部固定; ②另一手固定婴儿双侧下颌角,使婴儿头部轻度后仰,打开气道; ③两手及前臂将婴儿固定,翻转为俯卧位; ④用掌根向内上方叩击婴儿两肩胛骨之间4~6次。 胸部冲击法 方法如同互救腹部冲击法,不同是冲击部位在胸骨中部。 0.0 中风 中风,也称脑卒中,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无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 特点:即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 0.0 中风的急救 保持安静:如果病人是清醒的,要注意安慰病人,缓解其紧张情绪。不要摇晃患者,尽量少移动患者,尽快呼叫急救车。 保持呼吸道通畅:应使病人仰卧,头肩部稍垫高,头偏向一侧,防止痰液或呕吐物回流吸入气管造成窒息。如果病人口鼻中有呕吐物阻塞,应设法抠出,保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宽松患者衣物,如有假牙也应取出。 起病时禁止喂药、进食、喝水。 0.0 0.0 烧烫伤 烧烫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外,由热能引起,可造成局部组织损伤、皮肤功能障碍、液体丢失、细菌感染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烧伤对人体组织的损伤程度一般分为三度: Ⅰ度表现为轻度红、肿、痛、热,感觉过敏。表面干燥无水泡。 Ⅱ度分为浅Ⅱ度和深Ⅱ度,浅Ⅱ度表现为剧痛、感觉过敏、有水泡;泡皮剥脱后,可见创面均匀发红,水肿明显。深Ⅱ度表现为感觉迟钝,有或无水泡,基底苍白,间有红色斑点,创面潮湿。 Ⅲ度表现为皮肤疼痛消失,无弹性,干燥无水泡,皮肤呈皮革状、蜡状、焦黄或炭化;严重时可伤及肌肉、神经、血管、骨骼和内脏。 0.0 烧烫伤急救 脱离热源,如现场有危险,应迅速转移伤者,如衣服着火应迅速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