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范进中举教学设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李福琴 教学目的: 了解吴敬梓及《儒林外史》 。 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从描写中了解社会。 感知艺术形象,学习运用人物动作、语言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感知艺术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说到孔乙己,大家一定会记得充斥在咸亨酒店上空的一阵阵笑声,他的命运 是可怜的,可笑的,可悲的,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位同样生活在封建科举制度 下的读书人,看看他与孔乙己的命运是否相同。 二、整体感知 生围绕范进中举这一线索对课文进行复述。 三、人物赏析 1、范进的中举,给范进周围善于“变脸”的人提供了舞台,大家认为在这 么多演员里面,变脸的超级高手是谁,让你觉得最可笑又可厌?(生自己思考, 然后讨论明确) 生谈自己认为最可笑的人物。 胡屠户:前倨后恭、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爱钱如命、庸俗自私、等级观念深入 内心的典型市侩形象。 众乡邻:嫌贫攀富,冷漠势利,整个社会都弥漫着冷漠炎凉的气息。 张乡绅:道貌岸然,老奸巨猾 范进:热衷功名,猥琐懦弱,圆滑世故的伸手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 2、从这些人的变脸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四、重点赏析范进发疯 思考:范进一生热衷科举,追求功名利禄,为什么当他得知真的中举后又发疯了?课文是怎样描写疯态的? 明确:范进从 20 岁起屡试不中,苦苦挣扎,直到 54 岁才得了个秀才。邻里的揶揄、胡屠户的责骂,已成为他的家常便饭。他内心压抑着一种不平之气,但又 相信命运憎人, 自安于卑微屈辱的地位。 他时时热切盼望中举, 又从没料想到那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一天真的会到来。当他已完全习惯那种饥寒、屈辱、寄生的可怜地位,已麻木到 在胡屠户那种难堪的辱骂面前点头称是的时候, 突然看见 “第七名亚元 ”的大红报帖,他那被失败和屈辱所窒息了的一切欲望和自尊心, 以及多年来郁结的怨愤和悲哀突然活跃起来,他的神经无法承受,情不自禁的喜极发疯。 精彩片段:第五自然段。齐读、品味描写的细腻、生动、传神 —— 细节描写、侧面烘托。 范进发疯,疯得有层次: 昏厥 —— 疯跑 —— 跌倒 —— 疯走集上 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 —— 拍着手大笑 —— 拍着笑着噫—— 好了—— 好 众人慌乱,拉也拉不住。 既形象展现范进疯狂丑态,又将各色人等的趋炎附势的心态展露无遗。 五、孔乙己与范进 1、我们前面还学过一位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形象 ---孔乙己。孔乙己与范进有什么异同之处? 明确:异:范进终于中举,而孔乙己直到临死 “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 ”。 同:同受封建科举的毒害,都迂腐至极,都不会 “营生 ”,对社会的摆布都同样的软弱无力。(质疑:若孔乙己也中了举,他会怎样?从而明确两人的共同之处) 腐朽的科举制度使读书人以功名为念, 将青春乃至大半生浪费在应试和科场上,致使读书人只知经书八股,根本没有真才实学,丧失谋生的本领。 这种制度一面造成一批爬在人民头上的老爷, 一面造成一大批对社会毫无价值的废物。从另一角度而言, 范进和孔乙己犹如一对孪生兄弟, 他们命运的差异仅仅是个形式问题, 而在本质上一致的, 中与不中变得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他们无论如何都逃不出悲剧的命运 (或在福禄中生, 或在困顿中死),这是社会的悲剧!六、体会讽刺艺术 你认为这篇小说有哪些讽刺因素?作者在讽刺的背后隐含着什么思想感情? (课后练习二、三) 1)夸张性的故事情节。范进中举惊喜发疯这一情节,用的是夸张的写法,但不失真。 “中举发疯”在当时的士人中虽不普遍,却也是会有的。当时的读书人热衷举业,一旦功名到手就如痴如醉, 惊喜若狂。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加以夸张,具有尖刻的讽刺效果。 2)前后对比的人物描写。 对比主要运用于胡屠户身上, 作者写了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 形成鲜明对比,使他的前倨后恭、欺贫爱富、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趋炎附势的庸俗典型的市侩性格,跃然纸上。 3)富有讽刺性的人物语言、细节描写。作者运用个性化人物语言和富有戏曲 性细节描写,增强小说的讽刺效果。 例如“像你这尖嘴猴腮, 就想吃天鹅屁。 ” 表现当时胡屠户越训斥语言越尖刻, 越来气。写范进看到报帖是言行, 屠户给女婿扯衣襟的细节等等,都令人感到可笑、可鄙、可悲。

文档评论(0)

182****2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