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鲁教版选修《受戒》教案.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助读指要】 1 、作者简介 汪曾祺( 1920~ 1997)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 1939 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 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 1940 年开始发表小说。 1943 年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 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 1946 年起在《文学杂志》 、《文艺复兴》和《文艺春 秋》上发表《戴车匠》 、《复仇》、《绿猫》、《鸡鸭名家》等短篇小说,引起文坛注目。 1950 年后在北京文联、 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 编辑 《北京文艺》和 《民间文学》等刊物。 1962 年调北京京剧团(后改北京京剧院)任编剧。著有小说集《邂逅集》 、《羊舍的夜晚》、《汪曾 祺短篇小说选》 、《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 、《塔上随笔》, 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 ,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另有一些京剧剧本。 1980 年后发表的 短篇《受戒》和《大淖纪事》是其代表作,也是他的获奖小说。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 国外。 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 习俗民风, 富于地方 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受戒》以小和尚明海受戒前后所见所感和与小英子天真纯朴的友情为线索, 展现了南方水 乡的风物习俗和人情之美。 2 、“寻根文学”简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我国很多作家热衷于横向移植、借鉴西方现代派表现手法的同时, 有一部分作家进行了“文学寻根”的探讨。湖南作家韩少功在《作家》 1 9 8 5 年第四期发表 了《文学的“根” 》一文,提出了“文学寻根”的主张,同年 7 月, 《文艺报》开辟了“关于 文学寻根问题的讨论” 专栏, 其他一些报刊也相应开展了讨论, 于是形成了一股 “文学寻根” 热。 其实在创作实践上,一种具有文化品格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早已出现和逐渐形成一种流派。 我国新时期文学的寻根, 首先是从强调表现民俗开始的。 以描写民俗而著称的沈从文在销声 匿迹 3 0 多年后,他的风俗画般的小说《边城》重新出版、拍成电影,并得到高度评价。接 着有老作家汪曾祺的风俗小说问世,他以《受戒》 、《异秉》、《大淖纪事》、《岁寒三友》等, 着意渲染水乡小城的风俗民情。 北京作家邓友梅接连发表了 《寻访画儿韩》、《那五》、《烟壶》 等以北京市民生活为题材的民俗小说,天津作家冯骥才发表了 《神鞭》等津味小说。由此而 延及其他,诸如,贾平凹的商州系列小说《商州》 、《商州初录》、《商州世事》等表现秦汉文 化固有粗犷质朴风格的作品,陆文夫的“小巷人物志”系列、 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等表现吴 越文化的小说,刘心武的《钟鼓楼》 、阿城的《棋王》等开掘燕赵文化的小说,这些文学创 作的实践,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文化寻根”派的某种文学主张和文学特色。 尽管各自的题材和风格有所差异,但就其总体特点来说,有许多共同之处,主要是: 一、他们主张并在创作实践上表现我们这个民族古老的文化积淀以及对我国文化的历史与 现状的重新思考, 从源远流长的传统中, 寻找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心理, 开始从 文化的角度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进行审视, 对于传统文化中以儒、 释、 道为核心内容的哲 学观念以及由传统文化长期积淀而形成的民族心理进行解剖与反省。 二、 对于地域特色的强调。每一个作家几乎都拥有自己的一方题材领域, 或者是他们 “

文档评论(0)

jjwh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