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考
核 项 目
考核内容
标准分
考核方法
扣分标准
引
流
管
1、 认真落实各项引流护理常规。
2、 无菌操作原则,普通引流装置每日更换一次,抗返流装 置每周更换一次。
3、 同一病人多根管道应分别标有明显标识(管道名称、置 管日期)
4、 注意观察管口周围皮肤及敷料情况,保持干燥无污染。
5、 引流管各连接处紧密通畅,无扭曲及脱离,严密观察引 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高危管道每班至少记录一次。
6、 落实生命体征的监测及相关症状体征的观察,发现异常 及时通知医生。
7、 翻动病人时按要求夹闭引流管并妥善固定,保持引流正 常位置。
8、 加强识别及预防并发症:观察有无皮下气肿、痿、腹痛、 黄疸、感染、岀血等,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9、 根据病情需要给予口腔护理 2次/天。
10、 做好健康教育,告知病人或家属各类置管的目的、注意 事项、休息、活动、饮食、功能锻炼知识。
20分
现场查看病 人,抽问、 查看经管护 士掌握情 况,查看相 关记录和询 问病人。
每人每项 不合要求 扣1分。
每人每项 未落实扣2 分。
静
脉
置
管
1、 严密观察导管外露长度,导管有无回血、滑脱,穿刺部 位有无红肿、脓性分泌物及疼痛,输液有无外渗,缝线及贴 膜是否脱落等。
2、 深静脉置管者避免头部过度扭转,以免导管滑脱,洗头 或洗澡时避免浸湿敷贴。
3、 严格无菌操作规程,预防感染的发生,保持穿刺处干燥。
4、 定期维护: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 24小时更换敷料,以后
可隔日更换一次;专用贴膜可延长至 7天更换一次,但若岀
现潮湿、松动、沾污应及时更换;各种导管均注明穿刺日期、 深度、维护日期及责任人。
20分
现场查看病 人,抽问、 查看经管护 士掌握情 况,查看相 关记录和询 问病人。
每人每项
不合要求
扣1分。
每人每项 未落实扣2 分。
5、 掌握各类导管留置时间、把关指征,正确拔管方法,怀疑
导管相关性感染时应考虑拔管,按要求留取导管尖端 5CM送
培养和血培养:留置针保留不超过 96小时。
6、 及时记录置管护理时间、部位、导管置入长度、是否是否 通畅,穿刺点皮肤情况以及责任人。
气
道 护 理
1、 密切观察病人病情、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如有呼吸困难、 皮下或纵隔气肿,套管内及切口部有活动性出血等,应及时 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及时记录。
2、 各类导管妥善固定、牢固无松脱,气管插管病人每日更换 固定胶带,保持清洁,防止意外脱管;气管套管系带打死结, 松紧以一指为宜,随时调整;防止意外拔管,给予保护性约 束。
3、 保证各类导管及呼吸道通畅,导管连接紧密,无扭曲及漏 气,协助病人翻身、叩背,有效湿化,及时吸痰,指导清醒 患者咳嗽,记录痰液性质及量,使用呼吸机者床旁备简易呼 吸器。
4、 吸痰患者按要求放置吸痰用物:口鼻腔吸痰与气管内吸痰 用水分开放置;使用中的吸痰装置完好;吸氧患者每日更换 面罩及鼻导管,一次性物品必须一次性使用。
5、 根据病情需要每日进行口腔护理 2次/天。
6、 气管切开每日行 2次气管切开护理,金属气管切开套管, 内套管每日更换2 — 4次。
7、 雾化吸入者,保证吸气口喷岀均匀雾状药液; 观察并记录, 神志不清者应有护士守在身旁完成此操作。
8、 吸氧病人进食时暂停用氧,防止食物返流入气管引起误吸。
20分
现场查看病
人,抽问、
查看经管护
士掌握情
况,查看相 关记录和询 问病人。
每人每项不 合要求扣1 分。
每人每项未 落实扣2 分。
多功能监
1、 保持各种仪器性能完好,处于备用状态并有标识,定期监 测、清洁、消毒,有使用及消毒记录。
2、 根据医嘱及病情需要使用各类仪器并正确设置参数; 护士 了解使用仪器的目的、操作方法及常见故障的排除。
10分
查看仪器使 用情况,抽 查护理记录
每人每项不 合要求扣 1 分
护
仪
3、 各类仪器的连接与使用:1)病人取合适的卧位,避免各种 导线、导管压在身体下,有预防并发症的措施。2)正确连接各 仪器装置,部位正确,连接规范。 3)使用过程中注意保暖。
4、 动态观察仪器的使用状态。
5、 选择合适血压袖带,避免长时间或在有输液的肢体上测量血 压:测量血氧饱和度时,经常更换部位,防止损伤皮肤,避免 在涂有指甲油的手指上或灰指甲上测量;监护仪使用过程中,
防止导线脱落。
6、 超过72小时或必要时应更换电极片及电极位置。
呼
吸
机
1、 观察呼吸机运转情况及参数, 各参数应动态调整记录, 发现 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2、 密切观察病人紫绀、呼吸困难、生命体征、血样饱和度等病 情变化,每班记录一次,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 保持呼吸道通畅,正确执行执行气道湿化,及时有效吸痰, 吸引瓶、每日更换消毒。
4、 做好病人口鼻腔护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