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十五发展指导规划方案专题方案报告.doc

医药行业十五发展指导规划方案专题方案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药行业“十五”计划   医药行业是中国国民经济关键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产业。其关键门类包含: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抗生素、生物制品、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制药机械、药用包装材料及医药商业。医药行业对于保护和促进人民健康、提升生活质量,为计划生育、救灾防疫、军需战备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含有十分关键作用。   一、基础情况   (一)现实状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医药工业体系和医药流通网络,发展成为世界制药大国。据统计口径:中国现有医药工业企业3613家,能够生产化学原料药近1500种,总产量43万吨,位居世界第二。能生产化学药品制剂34个剂型4000余个品种。20XX年,中国5大类制剂片剂、水针、粉针、胶囊、输液产量分别达成2778亿片、264亿支、93亿支、486亿粒、23亿瓶。部分关键品种如维生素C、青霉素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中国传统中药,已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道路,能生产包含滴丸、气雾剂、注射剂在内现代中药剂型40多个,中成药产量已达37万吨,品种8000余种。中国能生产疫苗、类毒素、抗血清、血液制品、体内外诊疗试剂等各类生物制品300余种,其中现代生物工程药品20种,生产预防制品约9亿人份。能够生产包含X射线断层扫描成像装置、磁共振装置等在内医疗器械11000多个品种、规格。还能够生产8大类1200多个规格制药机械产品。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和对医疗保健需求不停增加,医药工业一直保持着较快发展速度,1978年至20XX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6%,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行业之一。   (二)“九五”取得成绩   “九五”期间,医药行业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主动实施“科技兴药”战略,深化改革,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   1.医药经济总量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20XX年医药工业完成总产值2332亿元,年均增加17.5%,高于“九五”计划15%目标。实现工业增加值578亿元,年均增加15.5%。医药商业销售总额完成1509亿元,比1995年增加705亿元,年均增加13.4%。医药商品进出口总额达64亿美元,其中:出口38亿美元,比1995年增加8亿美元,年均增加4.8%,医药外向型经济逐步形成。医药工业实现利税总额270亿元,比1995年增加155亿元,年均增加18.6%,实现利润143.8亿元,比1995年增加了94.3亿元,年均增加24.5%,均超额完成“九五”计划确定18%目标。医药商业实现利润7.6亿元,比1995年增加4亿元,年均增加16.1%。医药行业实现了效益增加快于总量增加局面,经济增加方法开始转变。   2.医药经济结构有所改善。   在猛烈市场竞争中,医药行业经过多种形式联合、吞并和重组,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医药企业规模过小、布局过分分散局面,提升了生产集中度。现在,医药行业已经有25家企业进入国家520家大型企业行列。医药工业销售额前60家企业生产集中度为35.7%,比“八五”末19.7%提升了16个百分点,一批优势名牌企业在猛烈市场竞争中逐步发展壮大。青霉素、维生素C、合成维生素E、阿斯匹林、扑热息痛等大吨位产品生产企业数量已大幅度降低。片剂、粉针剂、水针剂、输液、胶囊5大类制剂前50家生产集中度分别达成44.3%、97.6%、66.5%、58.9%和56.2%。   全部制结构深入调整,基础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个全部制经济共同发展格局。按产值计算,股份制经济在全行业比重已从“九五”早期12%上升到现在33.2%,“三资”经济从15%上升到18.8%,国有经济从55%下降到36.1%。   医药流通体制改革步伐加紧,医药商业打破了长久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国有商业一统天下格局,产权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组建了一批较规范股份制企业和规模较大企业集团。经营方法开始转变,总代理、总经销,集中配货,连锁经营等新经营方法不停涌现,尤其是连锁经营在“九五”期间有较大发展,现在全国已在部分大中城市建立了近200家医药连锁企业,连锁经营药店超出5000个。一批企业主动进行了医药电子商务探索和试点。   西部地域医药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四川己成为中国中药生产大省,云南、贵州、青海、甘肃、内蒙、广西等省区充足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已成为中国民族药生产基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优化了地域经济结构。   3.“科教兴药”取得一定成绩。   医药行业落实“科教兴药”方针,加大了新产品研究开发力度,1999年新产品产值率达15.8%。“九五”期间,中国医药企业和科研单位共取得各类新药证书5043个,包含2112个品种,其中国家一类新药

文档评论(0)

159****9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