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亚特蒙古族的文化特征及文化现代化问题.docx

布里亚特蒙古族的文化特征及文化现代化问题.doc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布里亚特蒙古族的文化特征及文化现代化问题 布里亚特蒙古族的文化特征 及文化现代化问题 、布里亚特蒙古族的历史 ( 一 ) 布里亚特与巴尔虎 布里亚特是古代生活在贝加尔湖以东的巴尔虎津一带的蒙古族的一支。同属于 古代贝加尔湖地区巴尔虎诸部族之一,史称巴尔虎诸部有豁里、秃马惕、巴尔忽 惕、不里牙惕 ( 即布里亚特,“特”、“惕”同意,复数词 )等部落。 蒙古史学家道润梯步先生引述拉施德文说 : “剌失德云‘客姆河上流有八河, 斡亦剌惕 (卫拉特。本文注 ) 居其左。其近东之剌速惕、帖连郭惕、客思的米等森林 之民在拜喀勒湖 (贝加尔湖)西'‘拜喀勒湖东有库里 (豁里。本文注 ) 、秃剌思、不 里牙惕、秃马惕四部,统称巴儿古惕‘”。(《新译简注蒙古秘史》P271页) 可见,在拉施德成书的年代,“巴尔忽惕”是对生活在贝加尔湖巴尔古津一带 蒙古族“林木中百姓”的统称,也就是对库里、秃剌思、不里牙惕、秃马惕等四部 的统称。当然,也可能还包括其他更多的部落。 1207 年,“林木中百姓”诸部先 后归顺了蒙古部 ( 蒙古部,在整个蒙古民族统一前,同样是古蒙古族群的一支,还 只是一个部落 ) ,成为大蒙古民族的组成部分。“巴尔虎惕”一词,其语义其实就 是住在巴尔虎津河畔一带的人们,严格说起来并没有民族学的含义。 巴尔古津地区是因巴尔古津河得名,《多桑蒙古史》称 : “在拜哈勒湖 ( 即“贝 加尔湖”。本文注 )之东是由巴尔忽真水 ( 即“巴尔古 津河”。本文注 ) 注入贝加尔湖,故称方圆几里的地方叫巴尔古津”。“巴尔 虎津”得名于居住其地的巴尔虎人先祖“巴尔虎代巴特尔”,“巴尔虎”的含义 为: “居住在富有的江边平川的人们”,“巴特尔”,是蒙古语“英雄、勇士”的 意思,当时是一种社会身份称号。 巴尔虎”作为一个地名,在现代泛指两个地区是指贝加尔湖以东的“巴 巴尔虎”作为一个地名,在现代泛指两个地区 是指贝加尔湖以东的“巴 儿古真(津)河”一带 ; 二是指大兴安岭以西的呼伦贝尔地区,现在则主要指巴尔虎 三旗地区 (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和新巴尔虎右旗 ) 。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出土材料证明,漠北草原上主要土著民族在商周是鬼方, 在汉魏是丁零,在十六国北朝是高车,在隋唐是铁勒。据考证,鬼方、丁零、高 车、铁勒是同一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称谓。据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称,公 元前三世纪,拔野古等 15 个部落参加了一个被称为丁零的部落联合体 ( 比部落联盟 更低的一种联合 ),活动在北海 (贝加尔湖)以南,独乐河 (土剌河)以北一带。这是 目前为止,往前追溯巴尔虎最早的历史。在此之后,直到蒙古各部统一之前,在丁 零、高车、铁勒等民族中,始终能见到古巴尔虎人的影子。如果从公元前 3 世纪古 巴尔虎人参加了被称为丁零的部落联合体 ( 比部落联盟更低的一种联合 ) 算起,大约 已有 2300 多年了。 如前所述,巴尔虎作为蒙古族的一个部族名,其古称“拔野古”,最早见于著 名的突厥阙特勤碑上。在史籍中巴尔虎有着不同的称谓《隋书》称之为“拔野 固”,《新唐书》和《旧唐书》称之为拔野古”或“拔也古”,《元史》称之为 固”,《新唐书》和《旧唐书》称之为 拔野古”或“拔也古”,《元史》称之为 八儿浑”《蒙古秘史》称之为“八儿 忽”《史集》称之为“巴尔忽惕”( 忽”《史集》称之为“巴尔忽惕” ( “惕”是蒙古语中的复数词 ) ,明代的各种 史料称之为“把尔护”、“巴尔古”、巴尔勿”、“巴尔户”、“巴尔郭”及 史料称之为“把尔护”、“巴尔古”、 巴尔勿”、“巴尔户”、“巴尔郭”及 把儿勿、八儿谷,八耳谷”等,如上各种称谓其实都是汉语对蒙语“巴尔虎” 词音译的变音和文字书写的变体,清代史料称之为“巴尔虎”,并相沿至今。有学 者这样说 : “这样看来,所谓巴儿忽惕部实系巴儿忽真隘 (津)一带山区林木中的多 种氏族的共名。后来,各氏族或部族成长壮大起来,由于人口增多而分离出去 ; 或 由于统治关系而行迁徙之后,便有了各氏族或部族自己的名称”。 对于巴尔虎这个词的来源,学术界还有不同的认识,首先有一部分人认为在萨 满教中有一种神话,这个神话中出现过巴尔虎这个词。巴尔虎这个词他们认为是, 部分曾经在没有被灾难所淹没的那群人叫巴尔虎人。还有一种说法是巴尔虎跟突 厥“巴伊尔古”这样的一个词相关,它是早期突厥语,突厥语“巴伊尔古”,就是 一种幸福者的意思,与前文据说的“居住在富有的江边平川的人们”解释相近。 在蒙古统一前后,巴尔虎部居住在西起叶尼塞河,东至贝加尔湖周围密林中, 与不里牙惕部 (即布里亚特) 、斡亦剌部(即瓦剌、卫拉特 ) 、秃马惕部(即土默特)等 一同被称为“槐因亦尔坚” ( 汉译为“林木中百姓” ) ,生活方式以狩猎为主。 从蒙古民族的其它文化史料中,我们也可以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