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 常用药物、消毒防腐剂、药理学 消毒防腐药.pptx

药理学 常用药物、消毒防腐剂、药理学 消毒防腐药.ppt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毒防腐药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资源库系列课程医学基础教研室 李红月老师消毒防腐药概述01常用药物酚类、醇类、醛类酸类、卤素类、氧化剂其他目录02一、消毒防腐药概述消毒药:指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药物;防腐药:指抑制病源微生物的药物。特点:二者无严格界限,受药物浓度、酸碱度、环境介质、药物相互 作用等因素影响。主要用于皮肤、粘膜、分泌物、排泄物、物品及环境消毒及食品药品动植物标本防腐等。 作用机理使菌体蛋白变性和沉淀(主要机理),无选择性改变菌体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酶的活性:二、常用药物 酚类代表药:苯酚(石炭酸)、甲酚(煤酚) ;作用机制:原浆毒,使菌体蛋白变性和沉淀特点:对细菌和真菌有效,对芽孢、病毒无效属于中效消毒剂,长期放置易氧化变色,应避光保存。 可用于皮肤止痒、手术器械、排泄物、分泌物、房屋及伤口消毒。对皮肤有腐蚀作用,不宜长期用。 禁用于伤口、橡皮塑料织品及厨房和餐具消毒。 醇类代表药:乙醇(酒精,75%最强)、苯氧乙醇;作用机制:原浆毒,使菌体蛋白变性和沉淀特点:对细菌有效,对真菌、芽孢、病毒无效用于皮肤、体温计、手术器械消毒,但不宜用于伤口破损的表皮或黏膜消毒。 醛类代表药:甲醛、戊二醛;作用机制:原浆毒,使菌体蛋白变性和沉淀特点:对细菌、真菌、芽孢、病毒有效易挥发,杀菌作用强大,但对皮肤黏膜刺激性强,毒性大 酸类代表药:过氧乙酸、硼酸、乳酸、苯甲酸;作用机制:原浆毒,使菌体蛋白变性和沉淀,酸性环境抑制细菌生长繁殖无机酸有强大的杀菌和杀芽胞作用,有机酸:作用较弱。过氧乙酸:用于食具、家具、垃圾、手术器械、织物消毒,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织物有漂白作用,对金属有腐蚀作用。 碱类代表药: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硼砂;作用机制:原浆毒,使菌体蛋白变性和沉淀氢氧化钠为高效消毒药,2%~4%的溶液可杀死病毒和细菌;高浓度溶液亦可杀死芽胞。主要适合于消毒畜舍、肉联厂、食品厂车间的地面、台板、饲槽等。 卤素类代表药:聚维酮碘、碘酊、次氯酸钠;作用机制:对菌体原浆蛋白高度亲和力,可使菌体蛋白卤化,改变膜通透性,还可氧化巯基酶,杀菌作用强大次氯酸钠:对金属器械有一定的腐蚀作用,漂白作用,常作为各种外用消毒剂成分。 氧化剂代表药:高锰酸钾、过氧化氢;作用机制:与有机物相遇时释放出新生态氧,使菌体内活性基团氧化而杀菌用于食具消毒、冲洗溃疡、伤口等。表面活性剂代表药:苯扎溴铵、氯己定;作用机制: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菌体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对皮肤和粘膜无刺激性,对器械无腐蚀性,用于皮肤、粘膜和伤口消毒。染料类代表药:依沙丫啶、龙胆紫;作用机制:与菌体内蛋白质结合,抑制细菌生长繁殖3. 常用于外伤、皮肤黏膜糜烂感染的冲洗、湿敷,也用于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辅助治疗。重金属化合物类代表药:硝酸银;作用机制:与菌体内蛋白质结合, 杀灭细菌3. 常用于皮肤黏膜消毒和口腔疾病如牙本质脱敏。 其他类代表药:环氧乙烷;作用机制:与菌体内蛋白质发生烷化反应,杀灭细菌、芽孢、病毒、微生物4. 常用于皮革、棉织品、精密仪器、纸张书籍等消毒。【附】分类与应用(二)主要用于皮肤黏膜(三)主要用于创伤黏膜感谢聆听更多模板请关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