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6冬阳·童年·骆驼队.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注:若发现该文档违法、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 6冬阳·童年·骆驼队 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毡帽、优质、咀嚼、交错、沙漠、寂寞、棉袄、驼绒、袍子、傻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围绕关于“骆驼队”的回忆来表现童年生活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两段。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师 多媒体课件 2.学生 收集作者的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激情,解释课题 1.上课前,咱们先一起来听一支歌。《送别》 2.这是电影《城南旧事》的主题曲《送别》,小说《城南旧事》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所著,“资料袋”介绍得很详细,请同学们自读了解。全班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 3.(板书课题)这个题目与我们平时学过的课文题目有何不同?(题目的三个词语中间有两个间隔符号)。 读了这个课题有什么想法?(联想到在温暖的冬阳下,一群骆驼队从远处走来,驼铃声悦耳动听,童年的“我”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 师:这个题目把三种事物编织在一起,充满诗情画意,会令我们产生许多遐想。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忆他那充满稚气的童年往事吧,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理清思路 1.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注意指导学生区分:“咀嚼”的“嚼”读jueacute;,“慢慢地嚼”的“嚼”读jiáo。 2、课文以什么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课文以季节的推移为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 3、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 (1mdash;4)冬天“我”看骆驼咀嚼。 (5mdash;9)和爸爸谈关于骆驼脖子上挂铃铛的事。 (10)想为骆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 (11mdash;14)问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 (15mdash;16)作者怀念童年生活。 三、深入感悟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1、师:课文围绕着骆驼队来写的,骆驼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在每一个片断里都有描述,请默读课文,找出这些描述,在旁边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生默读批注) 2.交流“看骆驼咀嚼”的片断 指读找出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试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后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今天生活在城里的孩子,能看到骆驼是不大容易的事,在旧北京却经常可以看到冬天里拉煤的骆驼队。因为爸爸买煤,使“我”有机会细细地看这样一种大个动物。从对骆驼的描写,可以看出我看得很仔细、很入神。看着看着,就喜欢上了它们,虽说觉得长得丑,却并没有厌恶的意思,这是一个孩子真实的想法。孩子好奇的表情跃然纸上,孩子天真的神态也展露无遗。 五年级语文教案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到的,总会吃饱的。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带上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反刍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从“想象铃铛用处”片断中可以体会出“我”大胆丰富的想象力及童心的天真、幼稚) 4、交流“看骆驼脱毛”片断 骆驼也脱掉它的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 (从“想替骆驼剪毛”片断中体会作者叙述的真实,描写的逼真) 5、交流“夏天见不到骆驼”片断。 ①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夏天它们到哪儿去?” (从“追问骆驼去处”片断体会作者好奇心和对骆驼的喜爱) 这句话显然问得没头没脑,所以妈妈才问:“谁?”正是这看似没头没脑的话,才把小小“我”内心对骆驼队的思念表现出来了。因为思念骆驼,头脑里满是骆驼的事情,所以情不自禁地把心里想的问题问了出来。 ②分角色朗读 ③思考:想想看,骆驼夏天可能到哪里去了? 四、课堂小结 这些片断可以看出骆驼队是留在作者童年里鲜明的记忆,我们真切地看到了作者对童年的依依流连。 五、课外作业 1、抄写生字。抄写喜欢的句子。 2、完成部分练习册。 3、基础练

文档评论(0)

wanghh_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