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及翻译.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诵读经典感受国学 第一课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 妙;常有,欲以观其墩(」 160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 ,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 。可以用概念来表达的“名” ,就不 是永恒不变的“名” 。“无”,指天地产生的初始; “有”,是万物形成的根源.因此,可以通 过“常无”来洞悉造化的微妙,可以通过“常有”来体察自然的极限。 “常无”和“常有” 同出于道,其名称却不相同,同样叫做徽妙。微妙呀,微妙呀,就是认识自然奥妙的门径。 第二课道虚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当( cho )构。圣人不仁,以百性为当狗。天地之间,其扰案( tu6 )箭 (vu 的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货且成。 [译文】 天地无所偏爱,对待万物像对待草扎的狗一样:圣人无所偏爱,对待百挂也 像对待草扎的狗一样。天地之间就像一其大风箱吧!空虚却没有穷尽,越是动它, 产生的风也就越多。如果政令烦琐,必然会很快行不通,还不如保持虚静无为。 最方正的物体没有棱角,最大的器物最晚形成,最大的声音听不真切,最大 的形体看不清楚,大“道”幽隐而没有名称。只有“道”才善于施予万物,并使 之完成。 第三课道无形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帷·洗( hu6n 日帷惚( ho )。惚兮忱兮,其 中有象。忧兮惚兮,其中有物。窈( v60 )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 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告何以知众甫之状钱?以此。 【译文】 大德的样态,随着 道“ ”转移。 道“ ”这个东西,总是那样模模糊糊。它是 那样模栩啊,模糊之中却有形象;它是那样模糊啊,模糊之中却有实物;它是那 样深远暗香啊,深远暗香中却蕊藏着极细徽的原质。这原质是很其体的,这原质 是很真实的。从古到今,它的名字永不消失,依据它才能认识万物的本原。我是 如何知道万物本原的呢?就是根据这个 道“ ”。 第四课道育万物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艳阳,冲气以为和。人之 所恶,唯孤、寡、不毅( g。),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 qi6ng )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译文】 “道 ”产生浑然一体的元气,元气又分裂成对立的阴阳,阴阳互相交融达到 和谐状态,万物就在这种状态中产生。万物都包含阴阳,阴阳互相涌动形成新的 和气。人们憎恶 “孤 ”“寡 ”“不毅 ”,然而王侯却用它来称呼白己。所以, 事物有时遭到损害,它反而得到好处;有时得到保护,它反而遭到损伤。别人教 导我的,我也用来教导别人。强横的人不得好死,我把它作为教导别人的根本。 第五课变与不变 希言自然。故奴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 sh 口)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 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 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 精品文库 焉,有不信焉。 【译文】 不发号施令是符合自然之道的。所以狂风, .J 不了一个早晨,基雨下不了一整 天。是谁使它这样呢?天地。天地造成的狂风基雨都不能持久,更何况是人呢? 所以,寻求 “道 ”的人,与 “道 ”同在;寻求 “德 ”的人,与 “德 ”同在;失去 “道 ”“德 ”的人,行为就有过失。与 “道 ”同在的人, 道“ ”也乐于得到他;与 “德 ”同在的人, “德 ”也乐于得到他;行为有过失的人,过失也乐于找到他。 自己的诚信不足,自然得不到别人的信任。 第六课相反相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 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

文档评论(0)

ey87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