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文必修五说木叶.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喑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些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请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折柳”寓惜别怀远之意。杨柳在古诗词 中多写离别情景,表达离愁别绪。如“渭城 朝雨.柳色新。”“羌笛.玉门关。 其原因一是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习俗;二 是“柳”与“留”谐音。这样具有暗示性的 概念,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们,感染着人们。 今天我们来学习林庚先生的《说“木叶”》 看看作者又是如何来分析“木叶”的暗示意 说木 林庚(1910200 预习情况检测 1、关于作者 2、知识积累 3、意象意境 生于北京。现代诗人、 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 北大教授。在唐诗楚辞的研 究中卓有建树,提出了著名 的“盛唐气象”。著有《春 夜与窗》、《问路集》等诗 集及《中国文学史》、《诗 林庚 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 (1910-2006)《诗人李白》、《唐诗综论 等十一部文集。 识词释义1.词语认读 袅袅(no)照浦(p0)褒(bao)奖 灼灼(zhu6)亭皋(gao)寒砧(zhen) 涔(cen)阳万应锭(ding)言筌(quan) 窸容(ⅪS)迢(60)远庾(y)信 橘徕(lai)冉冉(ran)陆厥(ue) 柳恽un)桅e)杆*潜in 2.词语理解①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 袅袅——②形容烟气缭绕上升。 ③形容声音延长不绝。 皎皎—洁白明亮的样子。 灼灼——一明亮鲜艳的样子。 寒砧 秋后的捣衣声。诗词中常用来象 征凄凉萧瑟的景象。砧,捣衣石。 迢远——遥远。 亭皋一水边平地。亭,平;皋,水旁地 萧萧—此处形容草木摇落的声音。 窸家象声词。此处指叶落的细小的声音。 歧路—岔路。 冉冉形容枝条柔弱下垂的样子。 缠绵—文中形容叶对枝情深意厚,难以 解脱,是活化的拟人辞格的运用。 翩翩——飞舞的样子。 绵密原指言行、思慮细密周到。文中指 柔和紧密的样子米率餐半 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意象是物象与情意的融和。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交融 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意象一般是对文字所描写的物象的感受和 体会,意境是在意象所烘托的氛围中达到的一 种境界,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象与意境是中国所特有的理解和概念,受 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具有 相对稳定性。 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他们如 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 杨柳、月、燕、草、梅花等。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 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 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 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 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 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高考考试大纲(新课标)一一语文 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现代文阅读之 想一想: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考场上允 1.理解B 许我们阅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读一篇现 2.分析综合C 代文的时 (1)°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间最多有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多长?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文档评论(0)

kefux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