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春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10.古诗三首 授课课件.pptx

2021春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10.古诗三首 授课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马是六畜之首,是吉祥、幸福、成功的象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古代战马的唐诗;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 字长吉,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鬼”之称。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主要作品:《马诗二十三首》《梦天》《雁门太守行》等。;学习目标;;;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燕;【燕山】 【钩】 【何当】 【金络脑】;我会写;; ;诗的前两句: “大漠”“燕山”是边塞征戍之地。“沙如雪”“月似钩”,略作点染,极精炼地勾勒出战场的典型环境。;诗的后两句:后二句借骏马喻怀抱。边塞为骏马驰骋的广阔天地,但骏马能否有机会一效千里之足,就要看是否有人赏识。主人饰马以“金络脑”,表明特见赏爱。诗人借此以憧憬身当恩遇的荣宠。但这不过是诗人一己的愿望,所以说“何当”。“何当”一语承上启下,既写出对建立勋业的向往之情,又表现出对自己能够见用于时的渴念,以千钧之力逼出结尾这一句:“快走踏清秋。”这十个字, 感慨奋发,是诗人火一样的热情所化成。;这首诗是怎样借物抒情的?;课文结构; 《马诗》通过写骏马希望套上金络脑,任意驰骋,抒发自己渴望被重用、建功立业的心情。; 李贺的《马诗》是对该单元“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表达方法的迁移和深化,诗歌通过描写清冷大气的场面,勾勒出静态中马的苍劲有力,通过“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的慨叹,流露出了诗人想要报效国家及施展才华的渴望,但又不遇于时的感慨、愤懑、矛盾心理。;习题源于《点拨》“当堂练习”第一、二题;二、把词语和对应的意思连起来。 何当 平常。 等闲 指高尚的节操。 清白 全,全然。 浑 何时将要。;;;于谦(1398-1457): 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主要作品:《平阳道中》《咏煤炭》《暮春遇雨》等。;学习目标;;;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等闲】 【浑】 【清白】;我会写;;;;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石灰石要变成石灰,须经过千锤万击的开采和熊熊烈火的烧炼。诗人把这一过程用拟人的方式形象地描写出来,借石灰来表现自己不畏艰险、不怕磨炼、不惧粉骨碎身的献身精神和清白高洁的优秀品格。本诗语言简洁、生动,充盈着一种清白、磊落、刚正的英雄浩气,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这首诗是怎样借物抒情的?;千锤万凿 烈火焚烧 粉骨碎身    要留清白;《石灰吟》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诗人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通过对石头不畏“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即使“粉身碎骨”也要留下清白石灰的描写,赞颂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习题源于《点拨》“当堂练习”第三题;;《竹 石》 作者:郑 燮;郑燮(1693-1765): 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 主要作品:《新竹》《山中雪后》《?墨竹图题诗》等。;学习目标;;;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咬】 【任】 【尔】; ;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首题画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是怎样借物抒情的?; ○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达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点?;方法: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异,再加上文学特有的表现手法,使古诗词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为了准确把握古诗内容,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就需要借助作者写诗时的背景资料。 运用: 比如《石灰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就要读一读于谦写诗的背景资料,才会把握得准确。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9****81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