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栓与止血早期标志物
发展历史与临床应用
止血与血栓机制
止血血栓分子标志物检测历史
血栓止血分子标志物的
临床应用
血栓止血实验的现状与分层检测
初筛实验
确诊实验
PT、APT、T、Fg
分子标志物早期诊断
DD、FDP
凝血因子VWF活性
评估出血风险,
抗凝:PC、PS、AT
TAT
纤溶PLG、tPA、PAI
不能确诊
PIC
确诊,但不能早期诊断‖T
tPA·c
早期诊断与干预
方法学涵盖:凝固法、发色底物法、免疫比浊法、化学发光法
核心:快速、定量、准确,灵敏度与特异性俱佳
凝血平衡
抗凝蛋白
凝血因子
纤维蛋白溶解
促凝机制
抗凝机制
纤维蛋白形成
凝血失衡
抗凝蛋白个
凝血因子↓
纤维蛋白溶解↑
促凝机制
抗凝机制
出血
凝血失衡
抗凝蛋白↓
凝血因子↑
纤维蛋白溶解↓
抗凝机制
促凝机制
血栓
凝血系统
内源性机制)接触反应
外源性机制
正常凝血机制图
抗凝系统
磷南
TAT
F1+2
APC-PC I
SFMC
纤溶系统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
fpBβ1-42
Bβ15-42
人
人
PIC
抑制剂一1(PA|-
t-PA·PA|
复合体(tPA|C
止血与血栓系统的作用机理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
VITL
a2-Pl
FDP/
纤溶酶
复合物
t-PA
纤维蛋白
t-PAI.C
纤溶原
VWF
内皮细胞
抗凝血复合物
P复合物
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
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
新标志物的检测历史
7080年代:国外发展
2000年后:国内发展
至2015年,关于TAT和
1976年, Collen D使用
TRCH技术检测TAT并发表
PAP的报道4000篇
第一篇相关报道
涵盖多个专业学科。
90年代:国内探索
990年,三位中国学者分别
发表了国内第一篇评估新
志物在TTP,肝脏疾病和
DC中的诊疗价值的报道十
8 A tanned red cell 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immunoassay(TRCHiD) for the quantitative estimation of thrombin
thrombin III and plasmin-alphal-antiplasmin complexes in human plasma, Collen D. Thromb Research, 1975
Jul;7(1):235-8
国内最早发表有关文章
王结义,贾海燕.人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抑制物活性的测定中华检验
医学杂志,1989(3):163-166
王建茹血栓调节蛋白及其临床意义J]河北医药,1997(4):215-216.
·魏文宁,宋善俊,刘仲萍,等.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α2-纤溶酶抑制物测定及
临床意义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8(1)3941
王鸿利,李建新,and陈红兵.凝血酶-抗凝血酶和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的检测丶
及临床应用中国实验诊断学5(2001):211213
杨林花,蓝春霞,王凤芝等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抑制物的变化与冠心病的
关系J血栓与止血学,2004(1)8-10.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