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
( 论文 ) 开题报告
专业学院
行知学院
专业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
李铭强
学号指导教师
任志君
职称
副教授
合作导师
职称
论文题目
多边形艾里激光束特性研究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无衍射光束是有 J.Durning 等人与 1987首次提出。它以独特的性质(传输中保持光强分布不变,中心光斑小,光强高度集中)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领域当前的技术已无法满足人们对科学研究的探求,他们希望能有更快速、更直接、更深入的一种方式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在光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无衍射光束渐渐被人们所重视,特别是在光学微操作、纳米科技、以及生命科学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但由于技术上的问题,无衍射光束的利用要实现大众化还存在着很多困难, 而当前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更应提出一种新型的传输媒介来满足人们的需要。通过无衍射光束来完成对信息的传输,让无衍射光束的焦深达到无限长,是当前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自无衍射光束被提出以后,它的传输特性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1996年
MacDonald et al 阐明了无衍射光束的自愈特性,即当无衍射光束的饱和点被挡住
时,外围光环在障碍物前后附近位置使饱和点重现; 1998年Bouchal et al 研究了无衍射光束在自由空间传输中的再现; 2002年 Garees-Chavez et al 将无衍射光束的重建特性用于同时操作在多平面的粒子; 无衍射光束的自愈在非线性光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对无衍射自愈光束参量的可调性上也做了研究,采用衍射理
论研究了用轴棱锥法实现的无衍射光束聚焦后的重建现象, 并对重建后的光强分布
进行了数值模拟,使它在应用上能够更为全面。
;.
.
三、研究的内容及可行性分析
(一)基本内容
导论
1.1 中国对无衍射光束的研究现状
1.2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艾里激光束的传输特性研究
2.1 艾里激光束横向加速特性的研究
2.2 艾里激光束在传输中无衍射的特性
2.3 艾里激光束自我重建特性的研究
多变形艾里激光束的实现条件及干扰因素 3.1 相位板的设计原理
3.2 多变形艾里激光束突变原理
3.3 噪声的影响
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总结
(二)可行性分析
光路准直的分析
平行光分析
光调制器对相位图的模拟分析
4.CCD接受信息的成像质量分析
完成艾里激光束各项特性研究的分析
多边形艾里激光束突变原理分析
;.
.
四、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难点
想要实现无衍射光束的焦深无限长还只能说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当前我们也
只能在有一定距离的焦深的状态下来完成研究。一些相位图在经过光调制器处理
后光束中所携带的拓扑信心明显产生了突变。艾里激光束在经过 1/2 玻片过滤后,
CCD所接受到的信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噪声,导致所得到的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干扰
因素。
五、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重点解决相位图在光调制器处理后会产生的突变现象,通过查阅相关的参考书籍以及期刊,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总结,归纳,联系拓扑学,在网络中查找相关文献,准确的了解所遇到的困难。
在此基础上,了解国内外在这些问题上的最新研究情况与发展动态。把拓扑和突变两个概念联系起来,了解相互之间的关系,两者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最后,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和同学们对研究做出一个完善的结果。
六、论文的进度安排
开题报告阶段( 11 月 4 日— 12 月 25 日)在这段时间里,首先对所研究内容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主要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来搜集所需要的信息。从而更清晰的掌握研究内容,并对研究内容中所需要突破的有一个大概的
了解。
论文动笔阶段( 1 月中旬— 3 月中旬)在实验室做更深入的研究,对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结合之前所搜集的资料,突破各个难点。并初步构思论文的框架,完成论文初稿。
论文修改阶段( 3 月初— 3 月 21 日)在导师的指导下及同学的帮助下对论文做修改,完成定稿。
论文答辩阶段(4 月中旬)对所研究的内容有完善的了解, 准备答辩的内容。
;.
.
七、主要参考文献
[1] DURNIN J ,MICEL I J J
,
EBERL Y J H. Diffractive-free
beams[J].
phys Rev
Lett,1987,58(15):1499-1501.
[2]MACDONALD R P , BOOTHROYD S A , OKAMOTO T, et al . Interboard optical data
Distribution by Bessel beam shadowing[J].Opt Commun,1996,122(5):169-177.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J51T 140-2020 四川省不透水土层地下室排水卸压抗浮技术标准.pdf VIP
- 中级无机化学(第二版)全书课件电子教案汇总.ppt
- 船舶保安员Z09_5384-航海知识.doc VIP
- 海尔管理案例分析.doc VIP
- DBJ51T 246-2024 四川省岩土工程勘察钻探护壁技术标准.pdf VIP
- (高清版)-B-T 28053-2023 铝合金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pdf VIP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8章机械能守恒定律1功与功率课件.ppt VIP
- 2025-2026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英语试题(含解析).pdf VIP
- IEEE 1188-2005国外国际标准.pdf
- 安装、调试及验收方案,安装、调试及验收方案.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