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健康教育计划书(doc).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 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计划书 一.背景 (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 压≥140 毫米汞柱,舒张压≥90 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 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一种进行性的心血管损害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动脉血压的增高, 可导致心脑血管以及肾脏等器官发生病变并致死。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是由某些 先天性遗传因素、致病性增压因素以及生理性减压因素相互作用导致。大量实践表明,人为 地进行预防和控制可以大大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基于我国高血压患病率的现状,对于高血 压的防治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 二.我国高血压概述 1.我国高血压现状 (1)高血压患病率与患病人数在持续增加 自上世纪50 年代以来,我国组织多次全国范围的成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抽样调查。每 次筛查覆盖地区、人群的年龄范围和使用的诊断条件都不尽相同,准确地比较高血压患病率 的变化幅度并不可靠,但中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持续上升却是不争的事实。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库资料显示,目前中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与其他国家相比并不是很高, 但由于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和高血压患病率持续上升,与其他各成员国相比,我国患 者人数最多且不断增加。我国在高血压防控方面的负担也最大。 (2 )各地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的差异很大 我们发现影响各地人群间高血压患病率水平的主要因素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由联合 国开发署和我国共同估计的我国各省/市/ 自治区人类发展指数(HDI)代表]与患病率成正比; 各省会城市所在地平均纬度和患病率成正比;各省会城市过去 50 年来 9 月份平均日间最高 和最低温度与患病率成反比,而日间温差和患病率成正比;各地区平均每人每日膳食中摄入 的钠/钾比和患病率成正比。 当控制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纬度和温差这些环境因素后,各地区人群膳食摄入的钠/ 钾比,平均体质指数(男、女),吸烟率(女)都和高血压患病率呈显著正相关。这些行为因素 是影响人群间患病率差异的重要因素,也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主要方面。高血压患病率的 种族、年龄和性别差异都和上述环境因素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暴露时间长短有关。了解高血 压高发人群的分布特征,有利于确定高危人群,更有效地检出患者和实施防控措施。 1 2.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变化趋势 过去 50 年,我国曾进行过四次大规模高血压患病率的人群抽样调查。各次调查的总人 数、年龄、诊断标准及患病粗率。虽然各次调查的规模、年龄和诊断标准不尽一致,但基本 上较客观地反映了我国人群 50 年来高血压患病率的明显上升趋势。根据 2002 年调查数据, 我国 18 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 18.8%,估计目前我国约有2 亿高血压患者,每 10 个 成年人中就有 2 人患有高血压,约占全球高血压总人数的 1/5。 在我国高血压人群中,绝大多数是轻、中度高血压(占 90% ),轻度高血压占60% 以 上。然而,我国人群正常血压(120/80mmHg)所占比例不到 1/2。血压正常高值水平人 群占总成年人群的比例不断增长,尤其是中青年,已经从 1991 年的 29%增加到 2002 年的 34%,是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升高和患病人数剧增的主要来源。估计我国每年新增高血压 患者 1000 万人。 3.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的一般规律 通常,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女性在更年期前患病率略低于男性,但在更年 期后迅速升高,甚至高于男性;高纬度寒冷地区患病率高于低纬度温暖地区,高海拔地区高 于低海拔地区;与饮食习惯有关,盐和饱和脂肪摄入越高,平均血压水平和患病率也越高。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从南方到北方,高血压患病率呈递增趋 势,可能与北方年平均气温较低以及北方人群盐摄入量较高有关;不同民族之间高血压患病 率也有一些差异,生活在北方或高原地区的藏族、蒙古族和朝鲜族等患病率较高,而生活在 南方或非高原地区的壮族、苗族和彝族等患病率则较低,这种差异可能与地理环境、生活方 式等有关,尚未发现各民族之间有明显的遗传背景差异。 4. 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4.1 高钠、低钾膳食 人群中,钠盐(氯化钠)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而钾盐摄入量与 血压水平呈负相关。膳食钠/钾比值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