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PAGE 8 -
四川省彭山县长寿文化、忠孝文化简介
四川省彭山县位于成都平原西南、眉山市北部、岷江中游,县城北距省会成都市55公里,属眉山市。全县总面积465.32平方公里,辖4乡9镇、89个村、19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2.63万。2006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0.6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366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3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936元,城镇化率为33.63%。彭山县是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的首批“小康县”和“对外开放县”。
彭山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年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热、水条件优越。境内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全县饮用水水质、大气和室内空气质量达标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1992年,彭山县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林业部命名为基本绿化和平原绿化“双达标”县。1997年,被命名为全面绿化达标县,列为全国生态示范区试点县,并于2006年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彭山古为蜀国之地,自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移民蜀地,设置郡县,置武阳县,治地在今县内江口镇平茯村。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改名彭山县,现隶属眉山市管辖。商彭祖寿甲天下,汉张纲忠颂千秋,晋李密孝闻华夏,酝成传统的忠孝礼仪。境内出土大量的珍贵文物,拥有世界上最早的茶叶市场遗址、举世罕见的5000余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东汉崖墓、古战场等重要古迹,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构成了彭山深厚博大的文化底蕴。
彭山县上个世纪末已经进入老年型地区。自1984年以来,全县共有百岁老人138人,其中男寿星21人,女寿星117人。百岁老人中,年龄最大的女寿星邓吉民114岁,年龄最大的男寿星丁世雄112岁。原110岁的寿星谢占云,曾于1999年代表西南片区百岁老人进京参加“中华百岁健康之星”颁奖大会。百岁老人李桂珍于2003年10月被评选为“天府健康老人”。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曾于1992年在彭山摄制了《今日中国长寿之乡—彭山》的专题片,该片拷贝已译成了八种语言向132个国家和地区发行播放。2004年来,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先后在彭山摄制了《世纪人瑞》、《长寿之路》、《百岁之路》、《彭祖寿乡访寿星》等专题片,对百岁老人长寿奥秘、生活习惯等进行了多方面的报道和展示。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和近两年人口变化调查,2006年底全县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6.7岁,60岁以上人口54989人,占总人口的16.85%;80岁以上人口8376人,占总人口的 2.57%;90岁以上老人1260人,其中97岁以上老人126人;100岁及以上老人27人,占总人口的十万分之8.3。预计,到2010年底全县10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人,占总人口的十万分之14.7。
2004年,彭山县分别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和眉山市人民政府授予“四川省长寿之乡”和“眉山市长寿之乡”称号。 2005年,因“长寿者多、高寿者众、以寿为尊、寿者乐生”的显著特点,彭山被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命名为“中国·彭山长寿之乡”。
彭山是中国著名的“长寿之乡”。史载彭祖流寓彭山,卒后葬于彭祖山,寿命达880岁(按现时计法约146岁)。彭祖创立并流传下来的“行气导引术、调摄养疗术、膳食滋补术和养生房中术” 以及“适身、通神、一志、导心”八字要诀为核心的长寿养生文化,究其根源是建立在人体自身和谐及人与外界相和谐的基础上,分别从生理和情理方面补益健养人体。历经3000多年的积淀,已上升到生命哲学高度,被现代科学证明它是系统、完整并延续至今,内涵丰富,自成体系,独一无二的长寿养生之道,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被视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东方养生智慧。彭山人民世世代代总结、继承和弘扬了彭祖长寿文化的精髓,并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人,成为传播长寿文化的圣地。
彭山素有“忠孝之邦”的美誉。名传千古的东汉忠臣张纲、晋代《陈情表》作者李密都是彭山人。李密辞不就官、侍奉祖母的孝道精神,一直以来感动着每一个彭山人,以孝为荣、孝添寿长的孝寿文化交相辉映。“读诸葛《出师表》而不流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密《陈情表》而不流泪者,其人必不孝。”毛泽东在撰写《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时,引用了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的这句评语。今日的保胜乡龙安村,依然留存着斑驳的历史痕迹,龙门寺、李密故居、帝王所赐御碑,都书写着中华第一孝子李密(224-287年)的传奇。传统孝道思想是对彭祖长寿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这对当今以人为本和创建和谐社会具有更为深刻的意义。
彭山的文化瑰宝——夫妻和睦图(“火巴耳朵”)、天下第一吻(秘戏图)、铜摇钱树。在忠孝之外,家庭和睦是彭山的又一重要传统。孝文化和家庭和睦则是从心理和情理层面上丰富了长寿养生文化的内涵,对彭山人的区域长寿做出贡献。从江口镇发掘出土的汉代崖墓中有一幅浮雕“夫妻和睦图”:丈夫做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