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史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大纲依据 本大纲根据年上海 .docVIP

中国武术史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大纲依据 本大纲根据年上海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武术史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大纲依据 本大纲根据2004年上海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的安排要求而制定。 (二)适用对象.总时数和学分数 适用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武术(套路.散打)专业方向的学生。共32学时, 2学分。第二学年第4学期进行(2或3学时╳13周=32学时)。 (三)编写大纲的指导思想和执行大纲时应注意事项 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确定的教育方向编写大纲,在编写时一方面注意我校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要符合时代社会需求。 执行大纲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因材施教,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中要注意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适用。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武术断代史,总体了解武术发展的历史及现状,较好地掌握武术史中的有关概念和观点,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学习打基础。 三、教学内容安排(形式和时数分配表) (一)教学形式:理论授课,结合课堂讨论 (二)时数安排: 教学内容与时数分配表 分 类 教 学 内 容 时 数 理 论 教 学 中国武术史导论 先秦时期的武术 秦汉三国时期的武术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武术 隋唐五代时期的武术 两宋时期的武术 辽金西夏及元代武术 明代武术 清代武术 民国时期的武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术 2 2 2 2 2 2 2 2 4 4 4 复 习 2 考 核 2 合 计 32 四、内容纲要及基本要求 (一)基本知识点 1.武术的起源 (1)武术起源于人与兽搏的文字段落。 (2)关于木棒.流星索.弓箭.鱼镖的文字段落。 (3)蚩尤作五兵。 (4)蚩尤以角抵人。 (5)闻一多说舞。 (6)大禹执干戚舞。 2.夏商周时期的武术 (1)尚力尚武的夏商周诸王的文字记载。 (2)作为教育的“射礼”。 (3)“成童舞象”。 (4)“公庭万舞”。 (5)夏商周的青铜兵器。 (6)夏商周的搏。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武术 (7)“执技论力”。 (8)“一击一刺为一伐”。 3.春秋战国时期的武术 (1)侠士专诸、荆轲的事迹。 (2)盛行剑:击剑、舞剑、带剑、铸名剑、相剑。 (3)有关“技击”的记载。 (4)有关“拳勇”的记载。 (5)有关“手搏”的记载。 (6)庄子对武术的理论贡献。 四、秦汉三国时期的武术 (1)秦“罢讲武之礼为角抵戏”。 (2)汉武帝与角抵戏。 (3)关于手搏、手战、卞、弁。 (4)汉画像石。 (5)汉象形舞与五禽戏。 (6)摔胡。 (7)项庄舞剑。 (8)东海黄公。 (9)《说苑》中的鲁石公剑。 (10)手搏六篇。 (11)剑道三十八篇。 (12)越女手战之道。 (13)要离的剑诀窍。 (14)武艺。 (15)曹丕与邓展斗剑。 (16)《论衡》对越女的评价。 (17)凌统与甘宁斗,吕蒙分之。 (18)曹丕在《典论》中讲了几件事。 5.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武术 (1)帝选勇士与西域健胡比武。 (2)黄回、王宜等善拳脚的记载。 (3)宫廷“斋后消食,习诸武艺”。 (4)“奋臂拍张”的记载。 (5)“闻鸡起舞”的典故。 (6)挑刀.舞戟。 (7)偃闭武术,阐扬文令。 (8)口诀要术.秘法。 (9)马槊谱序。 (10)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三个重要贡献。 6.隋唐五代时期的武术 (1)比武较技中的绝活,如避槊夺槊.蒙万赢善相扑等。 (2)杜甫观公孙舞剑器诗。 (3)唐代剑文化,如李白的剑诗与“三绝”。 (4)关于武举制。 7.宋元时期的武术 (1)宋太宗教军中勇士剑舞。 (2)种世衡先致庙梁后观手搏的记载。 (3)陆游“我壮喜学剑,十年客峨嵋”。 (4)关于英略社、角抵社等结社练武。 (5)关于露台争交。 (6)关于打套子。 (7)宋太祖长拳、杨氏梨花枪。 (8)《角力记》。 (9)元杂剧中与武术有关的剧目名称。 8.明清时期的武术 (1)何良臣:“先学拳,次学棍”。 (2)戚继光的“初学入艺之门”。 (3)踢打摔拿四家拳法。 (4)《王征南墓志铭》中的话。 (5)黄百家写的《内家拳法》。 (6)关于外家与内家。 (7)关于明代有名的棍法。 (8)俞大猷与《剑经》。 (9)明代军事家说日本刀。 (10)吴殳的《手臂录》关于枪、刀、剑。 (11)戚继光对战阵武艺和套子武艺的看法。 (12)戚继光的“长兵短用说”和“短兵长用说”。 (13)清代流行的拳种。 (14)太极拳及其流派。 (15)形意拳与八卦掌。 (16)王宗岳的《太极拳论》。 (17)《苌氏武技书》中的气论。 (18)《十三势行功歌诀》中关于“延年益寿”。 (19)古典学说与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 9.近代中国武术 (1)三元里抗英斗争中的武术。 (2)义和团中的武术。 (3)《中华新武术》。 (4)精武体育会。 (5)中央国术馆。 十、当代中国武术的现状与走向 (1)一至六条反映武术的发展状况。 (2)武术国际化的历程。 (二)作业要求 分讲教

文档评论(0)

asd3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