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和根艺美术馆导游解说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德和根艺美术馆导游解说词 一、站在照壁前先总体简介艺术馆概况 各位XXXX大家好!欢迎光临德和根艺美术馆参观指导,我是解说员XXX,今天由我来为大家讲解。 德和根艺美术馆位于风光秀丽、人文荟萃的象山县东谷湖景区。 相望文峰塔,毗邻六千年塔山史前文化遗址,坐北朝南、依山傍水,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承基地、宁波市对外宣传基地、象山县文化旅游景点,、文艺交流活动场所和精神养护栖息的家园.。由县人民政府扶持,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偕高足宋晔皓博士免费总体设计,张德和先生个人投巨资并花五年时间建成。占地5.1亩,建筑总面积4000平方,采用江南传统建筑元素结合现代审美理念和实用功能。四周回通、高低错落、院中水欢鱼跃、窗外鸟语花香。馆内分设张德和根艺创作室、张德和根艺精品展示厅、德和堂古旧民间工艺藏品展示厅、德和堂根艺新秀创作培训室、学术交流大厅、文化休闲茶室、工艺礼品商场,专家贵宾招待所等.。现在我们进里面参观。 (带进接待室,边看资料边介绍张德和个人简历,艺术业绩,社会影响。) 各位XXX 在参观张大师的作品前,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资料,并让我来介绍一下作者的有关情况. 张德和先生出生在象山县西周镇的一个小山沟,自小家贫,为了能念书,11岁起,他就靠自己上山砍柴,然后担到10里外的镇上卖钱凑学费才勉强读完初中。又逢父亲病重,为了谋生,只好含泪离开校门,去学漆匠。(当时被视为搞资本主义,被人瞧不起) 。为了避嫌,1978年底,借改革开放的东风,试办竹根雕厂,曾五起五落,饱尝酸甜苦辣,然而矢志不逾,数十年如一日,在没有师承,全凭自己摸索的情况下,先后创造了竹根雕仿古雕法、局部巧雕法、乱刀雕法、连体雕法、组合雕法和大写意雕法。并有40余件作品获省级和国家级金奖。数百件作品被国内外行家、名人、博物馆和艺术馆收藏,不仅挽救了濒临失传的中国竹根雕艺术,而且将其推向世界,登上一个又一个的艺术高峰。从而带动了整个象山竹根雕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为象山竹根雕艺术水平的提高,人才的造就,品牌的打响,地位的确立倾注了大量心血,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受到了专家学者及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赢得了中国竹工艺大师、中国根艺美术大师、市优秀文化人才、市政协委员、劳动模范等许多荣誉称号,曾两度被国家选为文化使者和改革开放突出艺术成就的代表,赴法国巴黎、蒙顿等城市做文化交流、作品展示和根雕创作表演,受到了法国国家电视台、西班牙电视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电视台、欧洲时报、环球时报等多国新闻媒体的报道和当地观众与艺术家的高度赞赏,称他是化腐朽为神奇的人,还分别受到了法国总统府、高级外事顾问、巴黎和蒙顿市市长、中国驻法大使胡建民,法中文化协会主席高淳芳以及中央宣传部部长丁关根的接见。回国后,得到了浙江省委外事办的通报表彰,赞扬他“既为了宏扬民族文化作出了贡献,也为祖国和家乡争得了荣誉”。许多参观过张德和作品的专家、学者、领导、群众都予以高度的评价。美国的著名收藏家郑慈中先生说:“您的竹根雕是世界第一……”,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的美术史论家杨成寅先生说:“张德和的竹根雕在全国范围内处于最有利的制高点上,他把竹根潜在的审美可能性发挥到了极点。” 北京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丁宁说:“张德和对竹根这种材料的选择、驾驭和点化几乎到了一种自由的境界,尤其是《不朽》、《刘海》这样的作品,纯属是绝路逢生的非凡气派,充分展示了张德和征服材料限制,而尽情施展创意的过人才华。” 著名的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称赞张德和有国际大师的风范:“您的作品点化了自然的最初创造,并在创作中融入了中国文化的灵魂……每个作品都是诗.眉眼、衣冠、飘带都充满诗意。你一定读过很多书……”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先生说:“看过许多根雕,您是最好的。您的作品摆脱匠气,而且很有文化内涵,你一定读过很多书……” 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文化和艺术博士生导师、《世界汉学杂志》主编刘梦溪先生说:“什么叫艺术?这才是艺术,而且是真正的艺术……张德和的竹根雕特色鲜明,已完全超出金奖的范畴。”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说:“张德和的根雕作品不仅是象山的瑰宝,而且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全国美学会会长,著名的艺术理论家、美学家王朝闻先生有感于张德和的艺术,曾在”德和堂”住了8天,还题了2幅字,肯定张德和的艺术成就。这是相关的部分图片资料(指些有代表性的)。除了创作,他还涉及根艺理论研究,已有10余篇论文在省级以上相关刊物上发表或获奖,主张根艺创作应“心、手、眼并重,形、意、神兼顾,业艺敢于破法,师法必须贯道。”提出“雕而不雕,不雕而雕”说、“心雕”说和“绝处求生”说,多为专家学者和根艺同道所推重。(这里是他发表的论文及作品的刊物,下面我们去看作品)。“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国人爱竹,古来有之,赋竹

文档评论(0)

asd3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