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法制史论文从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变化浅析人类法制文明演化的一般规律.pdf

2019年法制史论文从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变化浅析人类法制文明演化的一般规律.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XX年法制史论文: 从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变化浅析 人类法制文明演化的一般规律 刑罚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其阶级利益, 用以惩罚犯罪且只有通过对犯罪实施刑罚处 罚才能实现的一种强制方法和手段。 它作为一种制度, 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 物,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一、我国古代刑罚制度的演变 刑罚是国家按照法律规定对犯罪人采取的惩罚措施, 是统治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 重要的最严厉手段, 伴随着国家产生, 法律制度的确立, 刑罚制度也随之不断演 变。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发展过程, 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一是夏商周刑罚 起源阶段; 二是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是刑罚制度的发展阶段; 三是隋唐时期刑罚制 度全面确立较为完备阶段; 四是宋元明清刑罚制度相对稳定并向近现代转化时期。 从中国刑罚制度发展来看, 刑罚目的从报应刑向惩诫阻止刑转变, 刑罚的形式是 从以肉体罚为主向以自由罚为主转变, 刑罚适用由重刑苛法向较简宽约为主转变, 这一演变是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发展、 阶级斗争产物, 不仅是统治阶级阶级属性决 定的,同时也与中国传统法制文化思想和刑罚价值观念密不可分。 中国古代刑罚由于受生产关系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尽管每个时期都有其各 自的特点,但恐怖性、残酷性则是普遍的。奴隶社会以前,对刑罚的执行是随意 的,基本无制度可言,到奴隶社会,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对奴隶的规定有五刑, 即墨、劓、剕 ( 也作腓 ) 、宫、大辟 [1] ,这些被称之为身体刑或生命刑的刑罚, 表现了奴隶社会刑罚的极端残忍性、 野蛮性, 但作为一种规定, 它有了刑罚制度 的雏形。从我国封建社会的刑罚制度演化来看, 隋唐以前虽然历代有所变化, 但 奴隶社会的五刑基本上都是沿用的。 自唐以后,摧残人肢体的刑罚大体都废除了, 如唐律中只规定为笞、杖、徒、流、死,除笞、杖、死的刑罚外,徒、流也成为 主要的刑罚。 这主要是由于封建社会的生产力较奴隶社会的生产力进了一步, 封 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代替了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 封建统治者考虑到对于供其剥削 的农民,若不致于处以死刑,与其从身体上加以残害,倒不如使用徒、流的方法 更为有利。然而死刑的使用还是极为广泛的,特别是历代执行死刑的方法很多, 如凌迟、枭首、车裂、腰斩、绞刑等等,这些残酷的刑罚都是针对广大农民的, 尽管在统治阶级内部, 个别人触动整个统治阶级利益, 也会被处以死刑, 但不是 1 / 5 主流,以钱赎刑、以官当刑,表现出封建社会在课以刑罚上的公开不平等,“刑 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就极为深刻的反映了这种封建法制的阶级本质。 纵观古代刑罚制度的演变, 可以说刑罚制度奴隶制社会诞生, 到封建社会发展确 立,向现代刑罚制度转变, 记载了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和人道的历程。 这种演变 和渐进虽然充满反复, 但方向始终没变, 体现了法治原则和人道原则在刑罚制度 中逐步确立的过程。 首先,刑罚演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用唯物主义的历史 观看,作为上层建筑的刑罚制度, 其发展必须顺应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 野蛮奴 隶制刑罚制度, 一定不会适应新生的封建社会的要求, 不适应获取更多劳动力进 行大规模农业与手工生产的需要, 那么有进步意义的封建社会刑罚制度取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yf398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