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建设单位: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PAGE
蓝印花布的现状与对策
一、蓝印花布的现状
中国蓝印花布各地域发展历程都是与各个时代的经济、文化背景相关联,只有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文明才能随之发展。蓝印花布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是农耕文化的结晶,几百年来深得大众喜爱。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变革,社会较快发展、物质相对丰富,人们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曾经遍布天下的蓝印花布被外来洋布和五彩染色布替代,手工民间印染不断萎缩,至今全国只有3~4个地区艰难地传承着。中国蓝印花布技艺在传承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蓝印花布古旧精品遗存流失严重随着染坊老艺人的相继过世,在民间传承下来的古旧蓝印花布(图5—7—1、图5—7—2)花样及花版随之消失,大批明清流传下来的优秀纹样也不断流失。虽在专业研究人员的搜集中还保留少部分经典纹样,但这只是冰山一角。蓝印花布古旧花版也由于民间保护环境差,有的被长期搁置在床底或橱顶,通风条件不好,随着时间流逝,相当一部分纸版老化严重,自然损坏。同时由于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居住条件改善,花版几经搬迁,最后可能被认为是落后的、无价值的东西被随手丢弃。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组织民间工艺专家,连续几年下乡,搜集了南通如皋、如东等地区古旧蓝印花布花版近百张,一直收藏于工艺
美术研究所内。21世纪初单位改制,研究所被房地产商购买,所有花版收藏晶被当作废品扔掉。蓝印花布传统花版的锐减,对研究蓝印花布纹样的完整性及各地区的蓝印花布的发展兴盛状况是巨大的损失。
传统蓝印花布纹样存世量一直居民间工艺品之首,大量遗存不被人们关注。当年拥有这批蓝印花布的老人因为对蓝印花布纹样情有独钟,有的是出嫁时的嫁妆,有的是结婚用物,一直被放在箱底中。而他们的子女认为蓝印花布是落后土气的象征,一旦老人过世,子孙们就会将老人拥有的遗留物品特别是纺织品统统作、为祭物烧给已故长者,还有的老百姓把原有的传统被面、包袱布改制成易消耗的围兜、粮食袋,甚至被剪成抹布使用,使祖宗传下来的大量蓝印花布精品图案消亡。随着文化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重视,各地蓝印花布重点产区抢救保护了一小部分明清以来的作品。
2.蓝印花布印染方法的改变使传统技艺后继乏人随着社会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原蓝印花布产区都存在着工艺的改变和品质的退化。由于国外还原染料和国内靛蓝染料的大批量生产,冲击着植物制靛业的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各类现代仿制蓝印花布充斥市场,使原本刚刚复兴的传统工艺又陷入困境,特别是江南很多旅游景点卖的小件仿制蓝印花布制品,多为家庭个体制作。他们为了迎合旅游客人价格低廉的心态,简化工艺、追求数量、降低质量、改变成本、提
升利润,以致大量非手工印染的蓝印花布流入市场,破坏了蓝印花布的本真性,严重影响着手工蓝印花布工艺的传承。
据对全国主要蓝印花布产区调研,蓝印花布技艺传承人现在已不足50人,并且还在逐年减少,这个惊人的濒危现状正严重威胁着中国蓝印花布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江苏启东蓝印花布厂从20世纪70年代初恢复印制蓝印花布,一直坚持了40年,直到2009年,由于销路不畅,技艺人员流失,房屋拆迁,被迫停业。
虽然各级政府对保护传统工艺出台了扶持政策,但贯彻和落实的进度还是相对缓慢,对技艺的保护还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工作职能转变还有待落实,很多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只注重申报,忽视了申报成功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直接影响到传统手工艺整体的保护传承工作。
3.传统生活方式改变,远离手工蓝印花布中国蓝印花布技艺是随着棉纺业的兴起、靛蓝业的发展、型纸版的流行而产生的刮浆印染工艺。蓝印花布是我国传统民间印染纺织晶,是民俗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表达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反映了人们的思想情感,传达了百姓共同的视觉语言,丰富和提高了大众的鉴赏能力,是农耕文明时期大众所需的民俗生活用品。随着时代进步、社会开放、经济快速发展、传统生活方式和观念的改变、人们物质生活和审美心理的变化,农耕文明的成果传统纺织晶在近半个世纪中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现代生活方式冲击了传统的民俗活动,原有被面、包袱布、帐檐等已失去了实用性,不符合现代人的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棉花全程机械化技术 任务8 采棉机采头系统的维护要求 实训:采棉机—更换摘锭和摘锭管座.docx
- 棉花生产技术 棉花生产计划制订 棉花盐碱地管理“三字经”——保、促、搭.docx
- 苗绣 材料 底布.doc
- 苗绣 教学案例 打籽绣制作工艺.docx
- 苗绣 教学微讲义 打籽绣工具及材料制作.docx
- 苗绣 教学微讲义 打籽绣制作工艺.docx
- 苗绣 教学微讲义 堆绣的工具、材料介绍及制作.docx
- 苗绣 教学微讲义 堆绣制作工艺.docx
- 苗绣 教学微讲义 苗绣概述.docx
- 苗绣 教学微讲义 破线绣制作工艺介绍.docx
-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项目简介 蓝印花布的研究与传承.docx
-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项目简介 南通蓝印花布的起源与发展.docx
-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项目简介 南通蓝印花布的研究学者及传承人.docx
-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项目教学目标 百工录:蓝印花布制作工艺项目教学目标——白底蓝花蓝印花布刮浆.docx
- 内科护理学 概述、身体外形改变 内分泌概述.doc
- 内科学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案例.docx
- 内科学 心绞痛 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案例二.docx
- 内科学 心绞痛 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案例七.docx
- 内科学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临床案例.docx
- 内燃机车总体及走行部的检查与维护 机车整体结构 2.机车整体结构.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