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深度监测 .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肌松与麻醉深度 肌松药应用以前,麻醉医师常担心麻醉偏深带来危险 肌松药应用以后,麻醉医师常担心麻醉偏浅带来术中知晓等并发症 麻醉过深 导致脑部功能的抑制,并且会严重影响循环系统的生理稳定,可能导致严重的麻醉意外 用药的过量导致手术成本的提高 麻醉过浅 容易出现术中知晓,成为手术室内医疗纠纷常见的原因 容易导致生命体征不稳定 麻醉过浅的类型 能回忆麻醉中发生的事件(外显记忆) 麻醉状态下对所听指令有反应但是没有回忆(内隐记忆) 术中知晓是在手术麻醉过程中意识恢复并对某事件术后有清楚的记忆,属于外显记忆 术中知晓的表现 多数病人描述可以听到手术室内的声音,麻痹感,感到焦虑、恐惧、无助和无力,其中69%病人因此导致清醒后焦虑以及创伤后应激症候群 内隐记忆的特征是病人并不能直接回忆出原始刺激的情况,但通过发生行为的改变来表达 术中知晓发生率 非产科和非心脏手术全麻知晓发生率为0.2% 产科手术全麻知晓率为0.4% 苯二氮卓类、小剂量芬太尼和吸入复合麻醉下心脏手术患者的知晓的发生率为1.14%~1.5% 重度创伤患者全麻知晓率高达11%~43%以上 我国广泛应用普鲁卡因复合全身麻醉时,全麻知晓率8%~15%,静吸复合麻醉时发生率1.5%~4.5% 术中知晓的危害 引起手术病人的精神伤害、心理障碍等不良反应 引起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损害机体免疫系统机能并加重原有病情 引起神经官能症,包括失眠、焦虑、抑郁、反复做噩梦以及对死亡的恐惧等创伤后应激紊乱综合征 引起病人对医生产生不信任感 引起法律诉讼:术中知晓的索赔率为1.9%(ASA数据)~12.2%(英国数据)。在美国,这种案例的平均赔偿额为$18000 麻醉深度监测的意义 避免术中知晓等并发症 能精确地给予适量麻醉药物,避免昂贵麻醉药品的浪费 减少麻醉后恢复室的滞留时间或出院时间,从而控制医疗成本 麻醉深度监测基本现状 理想的麻醉需要满足四个方面:镇静,镇痛,抑制反射,肌松 意识成为评估麻醉深度的有效手段 良好的镇静是最重要的,镇静监测是麻醉深度的主要监测手段 尚未有一种方法可以完全监测以上四个方面 麻醉深度监测方法 1846年10月16日Boston牙医Morton在麻省总医院成功地实施了乙醚麻醉,是外科历史上的里程碑,是现代麻醉学诞生的标志 William T. G. Morton (1819-1868) 早期监测 摸脉搏 早期监测 传统的判断麻醉深度判断主要依赖于临床体征的观察 包括血压和心率、瞳孔对光反应、眼球运动及流泪、呼吸量、体动反应、吞咽、唾液分泌等 早期监测 1937年:Guedel 发表经典的乙醚麻醉分期 即第一期为痛觉消失期,第二期为谵妄兴奋期,第三期为外科手术期,由浅至深分为4级,第四期为延髓麻醉期 乙醚麻醉分级 早期监测 但这些指标由于特异性不强,影响因素多,患者的个体差异大,难以准确客观地反映麻醉深度 1942开始应用肌松药以后,Guedel分期只剩下瞳孔和泪腺分泌可以观察 食管下段收缩性监测(LEC) 食管下段肌肉受迷走神经支配,控制中心在脑干的迷走神经背核 LEC与手术刺激强度密切相关:刺激越强,LEC就越大越多 多数静脉或吸入麻醉药能抑制LEC,抑制程度与麻醉深度有一定相关性 因此,将LEC作为麻醉深度监测的指标 食管下段收缩性的局限性 抗胆碱能药和平滑肌松弛药可使LEC变小或消失 食管疾病会影响结果或不适宜行此监测 LEC能较准确地反映吸入麻醉深度,对静脉麻醉较差 对其准确性及发展前途争议较大 心率变异性 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 HRV通过心率频谱分析可测定心率变异程度,高频成份(HF)受迷走神经调节,低频成份(LF)有交感和迷走神经双重作用,LF/HF反映交感和迷走神经均衡性 麻醉药可通过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改变HRV 因此可通过监测HRV来评估麻醉深度变化 HRV可以作为全身麻醉期间反映病人疼痛状况的指标 ,并将其称为镇痛监测仪(Analgesic Monitor) 心率变异性的局限性 HRV的影响因素很多,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只是其中一个因素,故作为麻醉深度监测的可靠性较差 HRV不能反映意识水平变化即脑皮质电活动情况 EEG监测 意识是麻醉监测研究的焦点 意识的产生源于大脑,人们自然想到用脑电图来反映麻醉深度 但原始脑电之复杂,不用说麻醉医生,就是神经专科医生也为之头痛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 Entropy? Narcotrend? BIS 数字化EEG

文档评论(0)

189****08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