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史?魏挨之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魏换之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魏换之,字子实,建州建阳人。自幼有大志.帅胡宪,与朱熹游。以乡举试 礼部不第。尝客衢守章杰所。赵鼎以谪死,共子汾将丧过衢。杰雅憾鼎,乂希秦 桧意,遗翁蒙之领卒掩取鼎平时与故旧来往简牍。蒙之先遣人告汾焚之,逮至一 无所得.杰怒,治蒙之,拘汾于兵家所,且以告桧。换之以书责杰,长揖径归。
筑室读书,榜以“艮斋”,自是人称曰艮斋先生。
乾道中,诏举遗逸,刺史芮炸表其行谊,特诏召之,换之力辞。时宰相陈俊 卿,闽人也,雅知换之,招之甚力。乃以布衣入见,极陈当时之务,大要劝上以 修德业、正人心、养士气为恢复之本。上嘉纳之,赐同进士出身,守太学录。
先是,学官养望自高,不与诸生接。换之既就职,日进诸生教诲之,乂增葺 其舍,人人感励。换之请废王安石父子从祀,追爵程颗、程颐,列于祀典,不报。 复言“太学之教宜以德行经术为先, 其次则通习世务。今乃专以空言取人”,乂 不报.遂丐去.换之累疏以谏,移疾杜门,遗书陈俊卿责其不能救止,语其切.遂 以迎亲请归,行数日,罢为台州教授。换之在朝不能半岁,既归,喟然叹日:“上 恩深厚如此,而吾学不足以感悟圣意。”乃日居艮斋,条理旧闻,以求其所未至。
其居家,谨丧祭,重礼法。从父有客于盘者,千里迎养,死葬如礼。每遇岁 饥,为粥以食饥者。请官米以贷民,至冬取之以纳于仓。部使者素敬换之,捐米 千余斛假之。岁岁敛散如常,民赖以济。
与人交,嘉其善而救其失。后进以礼来者,苟有寸长,必汲汲推挽成就之。 至或管其近名,则蹙然日:“使人而避此嫌!为善之路绝矣”病革,母视之,一 不巾不见.以书召朱熹至,委以后事而诀。卒,年五十八。
后上思其直谅,将召用之,大臣言已死,乃赠直秘阁.
(节选自《宋史-魏换之传》,有删节)
【注】①将丧:护送灵枢。②从祀:孔庙中除主祭孔子外,还附祭历代官方 认可的儒家圣贤。④移疾:旧时官员上书称病。
译文:
魏换之,字子实,建州建阳人。从小就志向远大。他拜胡宪为师,与朱熹交 往。以举人身份参加礼部考试,没有考中。魏换之曾经客居在衢州太守章杰那里。 赵鼎因贬谪死去,他的儿子赵汾扶持灵柩经过衢地。 章杰一向就怨恨赵鼎,乂为 了迎合秦桧的意愿,就派遣翁蒙之带领士兵出其不意地夺取赵鼎平时同老朋友的 往来书信。翁蒙之提前派人告诉赵汾,让他焚烧了这些信件,等到翁蒙之到后一 无所获。章杰大怒,就 治翁蒙之的罪,把赵汾拘捕在兵营,并且把这件事汇报 给秦桧。魏换之就写信斥责章杰,作揖后径自回到家中。建造房舍用以读书,书 房匾额为“艮斋”,从这以后,人们都称他为艮斋先生。
乾道年间,朝廷下诏各地举荐遗落民间的贤能之士。 建州刺史芮炸上表称赞 他的德行,朝廷特地下诏征召他,魏换之坚决拒绝。当时的宰相陈俊卿,是福建 人,向来了解魏换之,竭力邀请他。魏换之就凭平民的身份进入朝廷谨见皇上, 尽力上言国家的当务之急,要意是劝勉皇上把修养德行、修正民心、培养士人节 操作为复兴国家的根本。皇上赞许并采纳了他的建议,赐给同进士出身,让他担 任太学录。
在他以前,学官都重视虚名,自高自大,不与学生接近。魏换之任职以后, 每天都亲自教授课程,对他们加以教诲,还增修学舍,学生都受到感动激励。魏 换之请求废止王安石父子的从祀资格, 追加程颗、程颐爵位,并把他们列入从祀 之中,这一请求没有得到回复。他乂进言说“太学的教育,应首先培养学生的道 德品行和经学知识,其次是让学生学习治理国家的知识。 现在国家却专以空谈选 人”,乂没有得到答复。于是他就请求离开朝廷。魏换之反复上疏进谏,并称病 闭门不出,同时给陈俊卿写信,责备他不能纠正制止这种歪风邪气, 语气非常急 迫。于是他乂以迎养父母为借口请归故里,走了几天后,被罢为台州教授。魏换 之在朝廷任职不到半年,回到乡里后,感慨叹息说:“皇上的恩德如此深厚,可 是我的学识却不能够感动皇上。”于是就天天生活在艮斋,整理往昔的典籍,来 寻求自己还未曾涉猎的知识。
魏换之在家中生活,重视丧祭和礼法。他有一个客居南方的叔父,不远千里 迎接奉养,死后按亲生父母的礼节送葬。每当遇到荒年,他就熬粥给饥民吃。请 求把官米借给白姓,到了冬季再收取储存进仓库部使者向来敬重魏换之,拿出 一千多斛米借给他,他年年都收发谷米,白姓依靠这得到救助,渡过难关。
魏换之与他人交往时,善于表扬他人优点,补救他人不足。对于按礼节来拜 访的后生,只要他有一点长处,一定加以提拔举荐,从而成全他。以至有人诋毁 他追求好的名声,他就局促不安地说:“假使人们都回避这种嫌疑,做善事的途 径就会因此而断绝。”病重后,母亲去探望他,他不戴好头巾就不会见母亲。写 信让朱熹来,把后事托付给他后与他诀别。去世时,五十八岁。
后来,皇上考虑到他正直诚信,要征召起用他,大臣说他已经去逝,就追赠 他直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