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词作鉴赏.docVIP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词作鉴赏.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词作鉴 赏 【作品介绍】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上片写鸿见人,下片写人见鸿,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全词借物比兴,写景兴怀,托物咏人,物我交融,含蕴深广,风格清奇,为词中名篇。 【原文】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⑴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⑵。时(谁)见幽人独往来⑶,缥缈孤鸿影⑷。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⑸。拣尽寒枝不肯栖⑹, 寂寞沙洲冷⑺。 【注释】 ⑴词题一本作“黄州定惠寺寓居作” 。定慧院:一作定惠院,在今湖北省黄岗县东南。苏轼初贬黄州,寓居于此。 1 ⑵漏:指更漏而言,古人计时用的漏壶。 这里“漏断” 即指深夜。 ⑶“时”有版本用“谁”;幽人:幽居的人,形容孤雁。幽:《易 ; 履卦》:“幽人贞吉”,其义为幽囚。引申为幽静、优雅。 ⑷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孤鸿:张九龄《感遇十二首》之四:“孤鸿海上来。”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三十九: “此词本咏 夜景,至换头但只说鸿,正如《贺新郎》词 lsquo; 乳燕飞华屋 rsquo; ,至换头但只说榴花。 hellip;. “按两词均系泛咏,本未尝有”夜景“等题,多说鸿,多说石榴,既无所妨,亦未必因之而奇妙。胡评似未谛。 ⑸省( xǐng ):理解,明白。“无人省“,犹言”无人识“。⑹或以为“拣尽寒枝“有语病。稗海本《野客丛书》 :”观隋李元 操《鸿雁行》曰: lsquo; 夕宿寒枝上,朝飞空井旁。 rsquo; 坡语岂无自邪?“此言固是。寒枝意广泛,又说”不肯栖“,本属无碍。 此句亦有良禽择木而栖的意思。 《左传 ;哀公十一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杜甫《遣愁》:”择木知幽鸟。“ ⑺沙洲:江河中由泥沙淤积而成的陆地。末句一本作“枫落吴江冷“,全用唐人崔信明断句,且上下不接,恐非。 【白话译文】 弯弯月亮挂在梧桐树梢, 漏尽夜深人声已静。 有时见到幽居人独自往来,仿佛那缥缈的孤雁身影。 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 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 挑遍了寒枝也不肯 2 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创作背景】 据史料记载,此词为公元 1082 年(元丰五年)十二月或公元 1083 年(宋神宗元丰六年)初作于黄州,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岗 县东南,又作定惠院,苏轼另有《游定惠院记》一文。由上可知这首 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苏轼因所谓的“乌台诗案” ,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苏轼自公元 1080 年(元丰三年)二月至黄州,至公元 1084 年(元丰七年)六月移汝州,在黄州贬所居住四年多。 【赏析】 苏轼被贬黄州后,虽然自己的生活都有问题, 但他是乐观旷达的,能率领全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渡过生活难关。 但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是他人无法理解的。 在这首词中, 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上阕写的正是深夜院中所见的景色。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 #39;#39; 幽人 #39;#39; 、#39;#39; 孤鸿 #39;#39; 的出场作铺垫。“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 “漏断”即指深夜。在漏壶水尽,更深人静的 时候,苏轼步出庭院,抬头望月,这是一个非常孤寂的夜晚。月儿似 乎也知趣,从稀疏的桐树间透出清晖,像是挂在枝桠间。这两句出笔 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来的两句, “时见幽人独往 3 来,缥缈孤鸿影。”周围是那么宁静幽寂,在万物入梦的此刻,没有谁像自己这样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 就像是一只孤单飞过天穹的凄清的大雁。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正像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物我同一,互为补充,使孤独的形象更具体感人。 下阕,更是把鸿与人同写,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这是直 写自己孤寂的心境。人孤独的时候,总会四顾,回头的寻觅,找到的 是更多的孤独,“有恨无人省”,没有谁能理解自己孤独的心。世无知 音,孤苦难耐,情何以堪?“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写孤 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 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这里, 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 恨和选求宿处, 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 不 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 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 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 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这首词的境界高妙,前人谓“似非吃烟火

文档评论(0)

183****0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