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课程设计计算书
题目: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梁板结构布置及优缺点评述
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布置方案
(a)主梁横向布置 (b)主梁纵向布置 (c)只
布置次梁
评述:
主梁横向布置,次梁纵向布置:优点是房屋的横向刚度大,整体性较 好。此外,由于主梁与外纵墙垂直,使外纵墙上窗的高度有可能开得 大一些,也减少了天棚处梁的阴影,对室内采光有利。
主梁纵向布置,次梁横向布置:优点是减小了主梁的截面高度,增大 了室内净高。适用于横向柱距比纵向柱距大得多的情况。
只布置次梁,不布置主梁:适用于有中间走道的砌体墙承重的混合结 构房屋。
本设计采用主梁横布置方式。
板厚及梁截面尺寸的确定
柱: 400mm X 400mm (已知)
板: h淇/35=2000/35=57mm,按照构造要求取板厚 70mm。
次梁:h=(1/18~1/12)l =6000/18~6000/12=333~500mm, 取 h=400mm;
b=(1/3~1/2) b =400/18~400/12=133~200mm, 取 h=200mm;
主梁:h=(1/14~1/8) l =6000/14~6000/8=429~750mm, 取 h=600mm;
b=(1/3~1 ⑵ b =600/18~600/12=200~300mm, 取 h=250mm;
结构平面布置见图2
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
(1)荷载计算
永久荷载标准值:
7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15mm厚混合砂浆抹底
水磨石地面
合计
25 0.07=1.750kN/m
25 0.07=1.750kN/m 2
17 €.015=0.255kN/m 2
0.65kN/m 2
2.655kN/m 2
q=5.0kN/m 2
1.2x2.655+1.3x5=9.686kN/m 2
合计
(2)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取1m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各跨的计算跨度为:
中间跨:l0=ln=2000-200=1800mm
边跨:l0=ln +a/2=1800+120/2=1860mm
又 l0斗 +h/2=1800+70/2=1835mm,取 l0=1835mm。
因跨度差:(1835-1800)/2000=1.75%10% 故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
1035 1
m
1800
1800 I
1 蹴 1
^1 1 1 1 1 F
图3板计算简图
各截面的承载力及配筋计算
截面
边跨中
离端第二
支座
中间跨中
中间支座
弯距系数
+1/11
-1/11
+1/16x0.8
-1/14x0.8
M=aMql02 (kN m)
1/11 x
9.686 X1.8352
=2.965
-1/11 X9.686
1.8353 =一
2.965
1/16 X 9.686
1.82x0.8 =
1.570
:-1/14 X 9.686 〉 1.82x0.8 =
-1.793
板弯距计算 表1
截面
边跨中
B支座
中间跨中
中间支 座
fy=2
70 N/m
m2 , fc=1 4.3N/ mm2, ai=1.
0, h0= 70 - 20=5 0mm
正截面配筋计算
M(kN m)
2.965
—2.965
1.570
-1.793
M a,=
5
0.078
0.078
0.041
0.047
0.959
0.959
0.979
0.976
M
As -
,此蜘(mm2)
313.30
313.70
162.73
186.41
选用钢筋
(|)8 / 4
10@200
4 8/ 4 10@200
4 8@200
4 8@200
实际配筋面积
322
322
252
252
配筋率
0.46
0.46
0.36
0.36
图4板配筋图
次梁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
(1)荷载计算
永久荷载设计值:
板传来的恒载: 2.655 X2=5.310 kN/m
次梁白重: 1.2 X25 0.2 K0.4 — 0.07) =1.980 kN/m
次梁侧抹灰:1.2 刈 7 0.015 0.4 — 0.07) X2=0.202 kN/m 活荷载设计值: q=6.5x2=13 kN/m
合计:
20.492 kN/m
(2)截面承载力计算及配筋
各跨计算跨度:
中间跨:l0=ln=6000-250=5750mm
边跨:l0=ln +a/2=5750+240/2=5870mm
又 l0.025ln =5894mm,取 l0=5894mm 。
图5次梁计算简图
内力计算:
次梁的弯距计算 表3
截面
边跨中
第一内支座
中间跨中
中间支座
弯矩系数aM
+1/11
-1/11
+1/16
-1/14
M=a Mql2 (kN m)
1/11 X20.492 X
5.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江苏开放大学公文写作与处理050008过程性考核作业三.docx VIP
- 运维规范试题.docx VIP
- 《先进纺织技术》课件.ppt VIP
- 2025秋数学人教二年级(上) 身体上的尺子:第1课时 身体上的长度.pptx VIP
- 保定动力19秋网络运维班知识测试_A.docx VIP
- 高速铁路概论单元四第节高速铁路通信课件.pptx VIP
- HFC网络(光机及以下)调试运维培训试题.docx VIP
- 化学-海南省天一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学业水平诊断(二)带答案.docx VIP
- 高考数学培优---椭圆、双曲线的焦点弦被焦点分成定比.docx VIP
- 福建省电子技术基础应试指南测试卷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