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教育史
第十一章 实学教育思潮的产生及其思想特征
第一节 实学教育思潮的产生
第二节 实学教育思潮的特征
中国教育史
内容提要
一、西学东渐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二、宋明理学的空疏
中国教育史
所谓“实学”,按照颜元的话说,就是“实
习、实讲、实行、实用之学”,贯穿于其中的一
个中心思想,就是“经世致用”的精神。
中国教育史
“经世致用”的源头可追溯到南宋胡瑗所设
的 “治事斋”;其后,南宋 “事功学派”继承
了北宋经世致用的解经传统。明代,王廷相则提
出 “修身兼济物”。
中国教育史
清初,经世致用逐渐发展为一种实学思潮,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颜
元等。他们抨击时弊,提出了 “匡时济民”的社
会改革方案,形成了一种实学教育思潮。
中国教育史
一、西学东渐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16世纪中期 ,“西学”开始“东渐”。随着欧洲耶稣会
士到中国传教,西方的天文学、地理学等科学知识传入中国,
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国教育史
一、西学东渐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西方的自然科学开阔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眼界。一些先
进的士大夫转向自然之学,主张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在学校
设立自然学科科目,大力学习西学。
中国教育史
一、西学东渐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徐光启、利玛窦合译的 《几何原本》和 《测量法义》
重道轻艺的观念,被讲求经世致用、崇实黜虚的学风所
取代。
中国教育史
一、西学东渐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真正的孔孟之学,应是 “大者以治天下,小者以为民用,
盖未有空言无事实者” 。
王夫之认为士子应研习 “天人治乱、礼乐、兵刑、农桑
学校、律历、吏治之理”。
中国教育史
西学东渐将西方的先进知识和教育理念传人中
国,将封闭的中国思想界打开了一个缺口,先进的
士大夫开始审视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成为实学教
育思潮产生的重要契机。
中国教育史
二、宋明理学的空疏
理学是一种以传统儒学为基础,融合道、佛思想而形成
的一种以心性论为主题的新儒学。分为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两大流派。
中国教育史
二、宋明理学的空疏
程朱理学:离气求理、离器求道;
陆王心学:明心见性 ,教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
则事事物物俱得其理矣” 。
共同的弊端 :避实就虚,脱离实际。
中国教育史
二、宋明理学的空疏
明朝的灭亡,使先进的知识分子深刻地意识到,理学的
空谈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要想挽救社会危机就必须培
养经世致用的治国之才。
中国教育史
二、宋明理学的空疏
实学家们以 “经世致用”为价值核心,大力提倡实用之
学,加强兵、农、射、御、书、数等实用知识的教学。
理学 “清谈误国”,是促使实学教育思潮滋生和发展的
另一重要原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