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节 高原丝路 世界屋脊
一、“高原丝绸之路”的提出与考古发掘
在 “南方丝绸之路 “或者称为 “西南丝绸之路”中,近年来,一些学者提
出了应该包括 “高原丝绸之路”的观点。
从历史上来看,在吐蕃王朝兴起以前,已有若干迹象表明,生活在青藏高
原上的古老部族,就已经与外部世界建立起了密切的交流和联系。四川大学霍
巍教授曾经以卡若新石器时代文化与克什米尔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交互影响、
青藏高原考古出土的蚀花料珠、青藏高原东麓流行的猕猴装饰,以及西藏早期
金属器时代发现的带柄铜镜、青藏高原古代岩画和器物中出现的“斯基泰风格”
动物纹饰、近年来西藏西部地区发现的黄金面具、丝绸和茶叶等若干考古现象
的观察与分析,进而提出:“从上述考古材料中可以认识到,早在吐蕃王朝成立
之前,西藏高原各古部族就已经与中亚和欧亚草原地带有着文化上的交流往来,
其中尤其是西藏西部和北部地区,因其在地理位置上与中亚地区更为接近,所
以受到中亚文明影响的痕迹在考古学遗存上显得更为突出。”著名历史学家、考
古学家童恩正先生还特别注意到西藏的大石遗迹,认为有可能与北方蒙古草原
和阿尔泰地区有一定的关系。
随着吐蕃势力的向外扩张,开始频繁地进出中亚地区。关于吐蕃王朝时期通
往中亚地区的交通路线,北京大学王小甫教授有过详细的实地考察和研究报告。
他认为,古往今来,从西藏高原通往其西北的道路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向北去塔
里木盆地,由此东到和田 (于阗),西去叶城,进出西域和中亚;一条是向西跨
越帕米尔高原,经勃律地区 (今巴基斯坦所占克什米尔地区)前往中亚。以这两
条道路为主干,形成了一个区域的交通网络。此外,还可以通过洪扎河谷、吉尔
吉特河谷、瓦罕走廊等进入中亚地区。
与考古学家们展开讨论的同时,历史学家们则通过对古史文献的分析,从不
同视角关注上古时期西藏与波斯文明之间的关系,如藏族文献中有关象雄本教、
符号的古史传说,将青藏高原的早期人类活动置于欧亚文明交汇的广袤空间来加
以观察和思考,使人们强烈地感受到,在青藏高原与外部世界之间曾经有过广泛
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联系。
根据以上考古发现和文献分析可知,大致相当于中原的汉晋时代,青藏高原
西部和北部地区就已经与西域、中亚、南亚等地建立起了相当程度的联系与交流。
到公元7世纪初,一代雄王松赞干布在征服了苏毗、象雄等高原境内各部族以后,
建立起了统一的吐蕃王朝。在这一时期,青藏高原和外部世界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形成了多条与外界相互交织的交通网络。在这些交通网络中,内地成都和长安成
为“高原丝绸之路”的两个重要起点,从而形成了几条从内地到吐蕃的“高原丝
绸之路”商贸线路。成都和川西地区盛产的蜀布、丝绸、茶叶等,通过雅安、康
定、巴塘、昌都等源源不断地运输到青藏高原,然后转运至南亚、中亚、西亚乃
至欧洲、北非等地。唐初,李唐中央王朝与吐蕃之间通过 “和亲”建立起了密切
的关系,加强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内地到西藏的“高原丝绸之路”主要有以
下几条线路:
二、“高原丝绸之路”主要线路
(一)唐蕃古道
唐蕃古道是唐朝和吐蕃之间的交通大道,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条非常著名的
道路,也是唐代以来中原内地去往中国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地的必经
之路。著名的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走的就是这条大道。它东起今陕西西
安(唐长安),经甘肃、青海、四川,至西藏拉萨(唐逻些),全长三千余公里。整
个古道横贯中国西部,跨越世界屋脊,联通印度,故又有 “丝绸南路”之称。此
后,唐朝与吐蕃间使臣不断。据史书记载,仅唐太宗贞观元年之后的两百余年间,
汉藏民族沿着唐蕃古道密切交往,唐蕃使臣相互往来就多达一百余次,贸易往来
更加频繁,成为一条商贾云集的交通大道,然后再沿雅鲁藏布江,溯江而上,南
下可直抵南亚泥婆罗 (今尼泊尔)和天竺国。
(二)川藏道
在历史上,蜀地与康藏地区一直以来就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几
条重要的交通线路,主要有黎沈、碉门、松潘三条通往藏区的道路:
(1)黎沈道
黎沈道,又称沈黎道、旄牛道、清溪道,是所有蜀地入藏商道的主要干道,
其开通的时间也最早。黎沈道线路,从成都南下,经雅安,到汉源县清溪乡羊圈
门入藏,全程6千余里。可分为四段:第一段:成都至打箭炉段,由成都南下,
经雅安、荥经抵达汉源,在清溪羊圈门处分路西行,过泥头驿、林口尖、飞越岭、
化林坪、泸定桥、头道水、柳杨到打箭炉。第二段:打箭炉至巴塘段,通称 “康
南大道”或 “南路”,从康定出关,翻越折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