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物料识用与分析 化学物料识用与分析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体系和大分子溶液.ppt

化学物料识用与分析 化学物料识用与分析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体系和大分子溶液.ppt

  1. 1、本文档共1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理化学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体系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体系 胶体化学是研究胶体分散体系的科学,是物理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胶体化学又常被称为胶体与界面科学。 胶体是物质以一定分散程度所存在的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物质。胶体的溶液称为溶胶。 一种或几种物质以一定的分散程度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体系称为分散体系。其中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相,分散相所处的介质称为分散介质。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体系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体系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体系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体系 (1)憎液溶胶 ——分散相与分散介质之间没有亲和力或只有很弱亲和力的溶胶。它为难溶物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如贵金属溶胶和氢氧化物溶胶等,其特点是粒子均由很大数目(103数量级)的分子所构成(各粒子中所含分子的数目并不相同),这种体系具有很大的相界面和界面能,是热力学上不稳定、不可逆的体系,极易被破坏而聚沉,且聚沉后往往不能恢复原态。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体系 (2)亲液溶胶 ——分散相与分散介质之间具有很强亲和力的溶胶。它是由大分子物质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如明胶、蛋白质和硝化纤维等大分子溶液等,其特点是分子的大小已达到胶体分散体系的范围,但它是分子分散的真溶液,没有明显的相界面,是热力学上稳定的可逆体系,若设法使之沉淀,则除去沉淀剂后,大分子物质可重新自动分散到介质中。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体系 二、 胶体分散体系的基本特性 (1) 特有的分散程度 分散相粒子大小在10-9~10-7m范围,这一特有的分散程度使得分散相不能被肉眼或普通显微镜所分辨,它是具有很大相界面的高分散性体系。 (2) 多相性 分散相粒子是由很大数目的分子或离子组成的集合体,其结构较为复杂,分散相与分散介质之间具有明显的相界面。胶体分散体系是多相体系,具有超微的不均匀性。 (3) 聚结不稳定性 由于分散相的颗粒小,表面积大,表面能高,粒子有自动相互聚结降低表面能的趋势,即具有聚结不稳定性,这意味着胶体分散体系是一个热力学上的不稳定体系,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分散相粒子易于聚结成大粒子而聚沉。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体系 只有典型的憎液溶胶才能全面地表现出胶体的三大基本特性,溶胶的许多性质如扩散作用慢、不能透过半透膜、渗透压低、动力稳定性强和乳光亮度强等都与之有关,讨论胶体分散体系时亦必须综合考虑上述三个基本特性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体系 三、 胶团的结构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体系 胶团的结构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体系 §14.2 溶胶的制备与纯化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体系 (1) 研磨法 用机械粉碎的方法将固体磨细。 通常可以先在球磨机内对分散相粒子进行粗磨,粒子大小一般大于1?m,然后再用胶体磨等进行细磨,将粒子粉碎到1 ?m左右。 胶体磨的形式很多,其粉碎能力因构造和转速不同而不同。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体系 盘式胶体磨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体系 (2) 超声波分散法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体系 主要用于制备金属(如Au、Ag、Pt、Hg等)水溶胶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体系 (4) 胶溶法 把暂时聚集在一起的胶体粒子重新分散而形成溶胶。许多新鲜的沉淀经洗涤除去过多的电解质,再加入少量的稳定剂(此处又称胶溶剂,应选用与胶体粒子有相同组分的离子)后,则又可制成溶胶,利用这种方法使沉淀转化成溶胶的过程称为胶溶作用。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体系 (1)化学凝聚法 (a)复分解反应 (b)水解反应 (c)氧化还原反应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体系 右图为利用蒸气凝聚法制备钠的苯溶胶的示意图。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体系 如将松香的乙醇溶液在搅拌下滴入水中,由于松香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溶质呈胶粒的大小析出而形成松香的水溶胶。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体系 二、 溶胶的净化 1. 渗析法 利用半透膜可以去除过多的电解质和杂质,这种方法称为渗析法。 2. 超过滤法 利用孔径细小的半透膜在加压或吸滤的情况下,使胶粒与分散介质分开,可溶性杂质能透过滤膜而被除去。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体系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体系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体系 超过滤装置 第十四章 胶体分散体系 有时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在半透膜两边安放电极,施以一定电压,使电渗析和超过滤合并使用,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