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辐射防护学课件 03辐射的生物学作用原理已.ppt

医学辐射防护学课件 03辐射的生物学作用原理已.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辐射的生物学 作用原理 电离辐射与物质作用 电离和激发概念: 参见原子结构图 X和γ射线均由光子组成,但来源不同,X射 线由两种原子核外的物理过程产生: ①高速电子在物质中受阻减速,其能量以电磁波形式释放,其实质是韧致辐射,如电子在高压电场作用下高速撞击钨钼金属靶而产生; ②高速电子与原子核外内层轨道电子碰撞,使其被击出,外层能量较高的轨道电子填充该内层电子留下的空位时,两电子轨道的能级差值以光子形式释放,产生特征X射线。 β射线与物质的作用 β射线即电子流(electron streams),带有负电,其质量很小,其径迹曲折,其实际穿透深度(射程)小于其径迹长度。 α射线与物质的作用 α射线即氦核组成的粒子流,带有2个正电荷,质量数为4,比电子质量约大8000倍。 α射线在组织中通过较慢,穿透距离甚短,外照射危害小。但电离密度较大,造成的损伤则更为严重。 传能线密度与相对生物效应 传能线密度(linear energy transfer,LET)指带电粒子在组织(或其他介质)中经过一定距离时由于碰撞而损失的能量。LET的单位是J/m及eV/m。 相对生物学效能 (relative biological effectiveness,RBE ) 条件:以250kV X射线或60Co的γ射线为基础。 定义:上述X或γ射线引起某种生物效应(往往以机体某种损伤表示之)所需要的吸收剂量与所研究的电离辐射引起相同生物效应所需吸收剂量的比值(倍数),即为相对生物效能。 一、电离辐射的直接作用 射线的粒子或光子的能量被DNA或具有生物功能的其他分子直接吸收 ,使生物分子发生化学变化,这个效应为直接效应。电离辐射的这种作用称为直接作用(direct effect)。 电离辐射对核酸大分子的直接作用,主要引起碱基的破坏或脱落、单链或双链断裂、氢键破坏、螺旋结构中出现交联,或核酸之间、核酸与蛋白质之间出现交联。 电离辐射对蛋白质的直接作用可引起蛋白质侧链发生变化,氢键、二硫键断裂,导致高度卷曲的肽链出现不同程度的伸展,空间结构改变。 二、电离辐射的间接作用 间接作用:辐射的能量向生物分子传递时,通过扩散的离子及自由基起作用,并被生物分子所吸收而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称为间接效应或间接作用 自由基定义:带有一个或多个不配对电子的分子或原子团。 间接作用主要是指辐射通过水的原发射解产物等对生物大分子的作用,引起后者的损伤。 自由基等活性基团的损伤途径 1、自由基破坏细胞膜,使膜脂质过氧化,引起膜结构的破坏; 2、自由基使细胞蛋白质氧化、脱氢,造成蛋白质的失活、结构改变、化学链的断裂,或使蛋白质交联和聚合,从而影响蛋白质的正常功能; 3、自由基使糖链的断裂和失活; 4、自由基引起核酸的损伤,造成细胞死亡。 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相对效应 直接作用或间接作用是相辅相成 稀释效应diluent effect:最大的相对效应发生在最稀释的溶液中,这就是稀释效应。 氧效应oxygen effect:辐射效应随周围介质中氧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这种现象称为氧效应 防护效应protective effect:在溶液体系中,由于其他物质的存在而使一定剂量的辐射对溶质的损伤效应降低,称为防护效应。 温度效应temperature effect:溶液系统或机体受照射时,降低温度或使之处于冰冻状态可使辐射损伤减轻,这种效应称为温度效应或冰冻效应。 抗自由基的氧化酶系效应resistive free radical effect: 电离辐射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而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动物和人类为了自身保护的需要在自身体内形成了一系列能清除自由基的酶类,把酶类清除自由基的效应称为抗自由基氧化酶系效应。如超氧化物歧化酶等。 抗自由基氧化酶系从细胞、器官和动物机体水平来观察均具有明显的抗辐射间接损伤的防护作用。 影响电离辐射生物学作用的因素 与辐射有关的因素 (一)辐射种类 (二)照射剂量 规律:剂量愈大,效应愈显著,但并不全呈直线关系。 半数致死剂量:(LD50)or LD50/30 (三)剂量率 在一般情况下剂量率越大,生物效应越显著,但当剂量率达到一定程度时,生物效应与剂量率之间则失去比例关系。 (四)分次照射 同一剂量的辐射,在分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卖报的小行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