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可编辑的文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磷↓妨碍肌肉中的糖代谢 而导致肌力肌张力降低,抬头、 坐、立、行等运动功能发育落后 ,韧带松弛,肝脾下垂,蛙状腹 等。 激期 -- 全身肌肉松弛 蛙状腹: 是由于 肌肉韧带松 弛、腹腔脏 器下垂,导 致腹部向外 向下膨出。 植物 N 兴奋 - →多汗,大脑皮 质功能异常,条件反射形成缓慢, 患儿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迟缓, 免疫功能低下 - →反复感染,并 影响心肺功能和消化道功能。 激期 -- 其他 ★ 血生化: 此期血钙稍↓,血磷明显↓, 钙磷乘积↓(< 30 ),AKP ↑。 (Ca*P=Ca 的 mg/dl*P 的 mg/dl ,正常值 40 ) 激期 — 血生化、 X 现表现 ★ X 线表现: 临时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呈毛刷样,并 有杯口状改变,骺软骨明显增宽,骨骺与干骺端距离 增大;骨质疏松,密度减低等。 患儿经有效治疗后,症状减 轻或消失,活泼可爱,肌张力恢复, 生化检查也先后恢复正常, X 线表 现于 2-3 周后即有改善 - 临时钙化带 重新出现,骨皮质密度增加、增宽 等。 恢复期 多见于 3 岁以后小儿,临床 症状消失、生化和 X 线检查正常, 重症患者仅留有不同程度的骨骼 畸形。 后遗症期 营养性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临床四期的特点 发病年龄 症状 体征 血钙 血磷 浓度↓ Ca ++ P 乘 积 30 ~ 40 初 期 激 期 恢复期 后遗症 期 AKP ↑or正常 ↑↑ 4 ~ 6W 后改 善渐正常 正常 3 月左右 非特异性神经 精神症状 枕秃 正常或稍低 3 月 骨骼改变和运 动机能发育迟 缓 生长发育最快部 位骨骼改变,肌 肉松弛 稍降低 明显降低 30 症状减轻或接 近消失 数天内恢复正 常 同上 渐正常 多 2 岁 症状消失 正常 正常 正常 营养性 VitD 缺乏性佝偻病活动期骨骼畸形与好发年龄 头部 颅骨软化 方颅 前囟增大及闭合延迟 出牙迟 3 ~ 6 月 7 ~ 8 月 1 岁出牙, 3 岁才出齐 胸部 肋骨串珠 肋膈沟 鸡胸、漏斗胸 1 岁左右 四肢 手镯、脚镯 O 形腿或 X 形腿 6 个月 1 岁 脊柱 后突侧突 学坐后 部 位 名 称 好发年龄 骨盆 扁平 诊断 主要根据有无维生素 D 缺乏的 病史、临床表现和体征,结合血生 化及 X 线的改变,作出诊断。 预防 -- 胎儿期: 孕末 3 个月时胎儿对维生素 D 和钙的 需要量增加,孕妇应多晒太阳、多摄入 含维生素 D 、钙等营养成分,对冬春季妊 娠或体弱多病者,可在该阶段一次或多 次给予维生素 D10-20 万 IU ,同时补钙 。 对高危儿(早产、双胎、窒息、人 工喂养以及冬春季出生的)应提倡母乳 喂养,生后 1-2 周开始加维生素 D 400 - 800IU/ 日,或一次性肌注 20 万 IU ,两个 月内不再另加 . 预防 — 新生儿期: 主要强调在 2 岁内补充,按生 理需要量 400-800IU/ 日,或南方小 儿一次肌注 20 万 IU ,北方 30-40 万 IU , 2-3 个月内不另补,可适当增 加钙的摄入。 预防 — 婴幼儿期: 治疗 治疗目的在于控制活动期,防止 畸形和复发,故应早发现、采取综 合治疗(饮食、日光、药物、防治 并发症等) 。 1 、一般治疗: 注意饮食、日光 浴,不能过早的坐、立、行,或 过久的坐立,防止畸形的发生。 治疗 -- 活动期 2. 维生素 D 制剂: ①口服法: 早期 维生素 D 0.2-0.4 万 IU/ 日× 1 月, 激期予 1-2 万 IU/ 日× 1 月后,改生 理需要量(勿用鱼肝油制剂,以免 维生素 A 中毒。) 治疗 --

文档评论(0)

jin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