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经典心理学实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霍桑实验: 1924 ~ 1932 年,以哈佛大学教授 . 梅奥为首的一批学者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所属 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的总称。 1924 年 11 月,霍桑工厂内的研究者在本厂的继电器车间开展了厂房照明条件与生产效 率关系的实验研究。 研究者预先设想, 在一定范围内, 生产效率会随照明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但实验结果表明, 不论增加或减少照明强度都可以提高效率 (有两个女工甚至在照明降低到 与月光差不多时仍能维持生产的高效率) 。随后,研究者又试验不同的工资报酬、 福利条件、 工作与休息的时间比率等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也没有发现预期的效果。 1927 年梅奥等人应邀参与这项工作。从 1927 ~1932 年 , 他们以 继电器装配组 和 云母片 剥离组 女工为被试,通过改变或控制一系列福利条件重复了照明实验。 结果发现, 在不同福利条件下, 工人始终保持了高产量。 研究者从这一事实中意识到, 工人 参与试验的自豪感极大地激发了其工作热情, 促使小组成员滋生出一种高昂的团体精神。 这 说明职工的士气和群体内的社会心理气氛是影响生产效率的更有效的因素。 在此基础上, 梅 奥等在 1928~ 1932 年中,又对厂内 2100 名职工进行了采访 , 开展了一次涉及面很广的关于 士气问题的研究。 起初 , 他们按事先设计的提纲提问 , 以了解职工对工作、 工资、监督等方面 的意见, 但收效不大。 后来的访谈改由职工自由抒发意见。 由于采访过程既满足了职工的尊 重需要, 又为其提供了发泄不满情绪和提合理化建议的机会, 结果职工士气高涨, 产量大幅 度上升。为了探索群体内人际关系与生产效率之间的联系,研究者在 1931~1932 年间进行 了对群体的观察研究。 结果发现, 正式群体内存在着非正式群体, 这种非正式群体内既有无 形的压力和自然形成的默契,也有自然的领导人,它约束着每个成员的行为。 在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上, 霍桑实验第一次把工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提到首要地位, 并且提醒 人们在处理管理问题时要注意人的因素, 这对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梅奥 根据霍桑实验, 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 人际关系学说为西方管理科学和管理工作指出了新的 方向。 但也有人对霍桑实验提出批评,认为它带有推论的性质,缺乏客观性。研究者没有考 虑工人的阶级觉悟、工会的作用以及其他厂外力量对职工态度的影响。 2. 迟延满足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迟延满足” 实验。实验者发给 4 岁被试儿童每 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 20 分钟后再吃, 就给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 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 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 研究人员进行了跟踪观察, 发现那些以坚韧的毅力获得两颗软糖 的孩子, 长到上中学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 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 而那些经不住软糖诱 惑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 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 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 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 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 实验证明: 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在没有外界 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 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 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 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 素质。 3. “感觉剥夺”实验 1954 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 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 使其难以产生视觉; 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 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 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 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 惧等, 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 这个实验表明:大脑的发育, 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 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 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 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 2 楼 情绪实验 古代阿拉伯学者阿维森纳, 曾把一胎所生的两只羊羔置于不同的外界环境中生活: 一只小羊 羔随羊群在水草地快乐地生活; 而在另一只羊羔旁拴了一只狼, 它总是看到自己面前那只野 兽的威胁, 在极度惊恐的状态下,根本吃不下东西,不久就因恐慌而死去。 医学心理学家还 用狗作嫉妒情绪实验: 把一只饥饿的狗关在一个铁笼子里, 让笼子外面另一只狗当着它的面 吃肉骨头,笼内的狗在急躁、气愤和嫉妒的负性情绪状态下,产生了神经症性的病态反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7****61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