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茶馆的起源与发展.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茶馆的起源与发展 内容摘要: 中国茶馆历史悠久,此文从起源,兴起,兴盛和普及四个方面讲述了中国茶馆的历史 变迁,也简单的介绍了中国茶馆各具特色的派系。 关键词: 茶馆历史变迁 茶馆分类 派系特点 正文: 一、 茶馆的历史变迁 中国茶馆历史十分悠久,据记载两晋时已有了茶馆。自古以来,品茗场所有多种称谓, 茶馆的称呼多见于长江流域;两广多称为茶楼;京津多称为茶亭。此外,还有茶肆、茶坊、 茶寮、茶社、茶室、茶屋等称谓,它是以营业为目的、供客人饮茶的场所。现在来谈谈茶馆 的历史变迁。 (一) 、中国茶馆的起源 张载《登成都楼》中有“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之句,据此可以判断成都大抵在 汉代至迟在西晋时,就已经有茶店。 中国最早的茶摊出现于晋代,据《广陵耆老传》中记载: “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日独提 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 ”也就是说,当时已有人将茶水作为商品到集市进行买卖了。 不过这还属于流动摊贩,不能称为 “茶馆 ”。此时茶摊所起的作用仅仅是为人解渴而已。 (二) 、中国茶馆的兴起 南北朝时出现了供喝茶住宿的茶寮。 到了唐代,商业交往发达,适应经济活动的需要,从京城长安、洛阳到四川、山东、 河北等地的中大城市,都出现了茶肆。 唐玄宗开元年间,出现了茶馆的雏形。唐玄宗天宝末年进士封演在其《封氏闻见记》 卷六 “饮茶 ”载: “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 皆许其饮茶。人自怀夹,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 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 不问道俗, 投钱取饮。 ”这种在乡镇、集市、 道边 “煎茶卖之 ” 的 “店铺 ”,当是茶馆的雏形。 《旧唐书 ·王涯传》记: “太和九年五月涯等仓惶步出,至永昌里茶肆,为禁兵所擒 ”, 则唐文宗太和年间已有正式的茶馆。 大唐中期国家政治稳定,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加之陆羽《茶经》的问世,使得 “天下益 知饮茶矣 ”,因而茶馆不仅在产茶的江南地区迅速普及,也流传到了北方城市。此时,茶馆 除予人解渴外,还兼有予人休息,供人进食的功能。 (三) 、中国茶馆的兴盛 茶馆在宋朝时已十分繁荣,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繁盛的 市井景象,再现了万商云集、百业兴旺的情形,其中亦有很多的茶馆。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描述北宋汴京城(今河南开封)的“北山子茶坊内有仙洞、 仙桥,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 成书于南宋(公元1274年)的《梦梁录》也记载了当时南宋时期临安(今杭州)处 处有茶坊、酒肆。宋代社会饮茶的情况。正如有些古书所说: “上而王公贵人之所尚,下而 小夫贱隶之所不可阙” , “内有仙洞、仙桥,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由此可以发现,在茶 馆中,除一般的茶馆之外,还出现了上述晨开晓歇和专供夜游的特殊茶馆。 (四) 、中国茶馆的普及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明清茶饮从文人书斋到平民大众的普及,使茶成 1 / 3 . 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 其丰富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又被人们认同为高洁的民族情操。 人 们不断通过茶事活动,完善茶艺、茶礼、茶俗在各阶层、个地域的发展,这一品饮的世俗化 在茶馆的历史变迁中得以显现。 清朝是茶馆最兴盛的时代。清朝统治者对民众的 “统治 ”很严,茶馆是市民们的主要而 重要的市井活动场合。关于这一点,老舍先生的名作《茶馆》就是集中的体现。 吴友如的《点石斋画报》绘写清末市井生活,其中茶坊百叶之态是其笔墨重彩

文档评论(0)

zjr17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