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清易代的“经济人”解读
摘要:1644年,中国舞台上活动着农民 军、明王朝和满清三大势力,明王朝和农民 军相继垮台,满清政权坐了北京。崇祯帝在 崇祯三年杀抗清统帅袁崇焕,与明朝垮台关 系并不大。明末历史为崇祯帝、李自成和满 清政权都留下了“选择”余地,但崇祯帝和 李自成都作出了错误的选择, 这才导致清朝
代明的结局。如果崇祯帝能象唐朝玄宗、僖 宗那样,在紧急时刻果断离京南迁,或者在 农民军攻到北京城下时接受李自成的招安 条件,或许能够勉强维持明朝的统治。李自 成在崇祯殉国后没能利用明朝太子笼络明 朝旧臣,反而对明臣拷打追赃,加兵于边关 将领吴三桂,导致大顺政权迅速败亡。满清 政权抓住崇祯自缢、李自成加兵吴三桂的绝 好机会,依然进军关内,不失时机地获得了 全国政权。明朝不象东汉和唐朝那样缓慢衰 落,而是急速死亡,崇祯帝自缢殉国的错误 “选择”是直接原因。 农民军是破坏社会秩
序的力量,并不具有长久统治的能力,其败 亡具有必然性。出身贫寒的李自成不可能象 出身官僚的曹操那样挟天子以令诸侯。 如果
李自成进京后果断米取拥立明太子登基笼 络明朝势力的立场,他或许能够成为朱温第
二。讨论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必须设定具 体条件。当历史还没有迫使相关人物作出
“选择”时,很难说历史在多大程度上具有 必然性。而当崇祯自缢、李自成加兵吴三桂 之后,中国本部就再也没有力量能够阻止清 军入关,这时明清易代就具有必然性。
关键词:自然灾害农民起义王朝兴亡个人选 择偶然必然
提纲:
一、 明清易代简述
二、 崇祯皇帝并未冤杀袁崇焕
三、 不懂得“政治解决”农民起义的崇祯皇
帝
四、 不知道笼络明朝势力的农民军领袖李自
成
五、 满清得国:机遇和努力
六、 天灾、农民起义和明朝灭亡
1644年正月初一,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在西 安建“大顺”政权并登基称帝, 此后率领农
民军攻山西破北京,迫使崇祯皇帝 3月19 日在煤山自缢,明王朝灭亡。但李自成却加 兵于明朝山海关守将吴三桂, 迫使吴三桂联 清抵抗“大顺”,并引领清军把大顺政权逐 出北京,年仅六岁的顺治皇帝移驻北京,此 后十万清军横扫天下,稳定了大清王朝的统 治。
明末翻筋斗似的历史变迁,令人目不暇接、 眼花缭乱,历史学家甚至几百年理不出个头 绪。许多人认为,太多的偶然因素导致了明 末特定的结局。
观察明末历史变迁的主线, 可以认为当时中 国舞台上主要是农民军、 明王朝和清政权三 方势力的争斗。由于不少人认为在三方争斗 中任何两方都有联合起来对付第三方的可 能,这就大大刺激了历史学家蓬勃的想象力, 认为如果某个人物如何如何,历史就会有大 不相同的结局。历史学家的这些说法被哲学 家嘲讽为“事后诸葛亮”, 但既然是“历史”
学家,他们也只能在“事后”研究历史,所 以乐于接受“事后诸葛亮”之称。 本文利用
“经济人理性选择原理”分析明末各派势 力的兴衰,用“事后诸葛亮”的眼光,对 1644年的历史作出新的解读,敬请读者批评。 一、明清易代简述
明清易代发生在公元1644年,这一年是大 明王朝崇祯十七年,也是旧历甲申年,所以 纪念明朝灭亡、清朝入关的文章往往直接称 为甲申年祭。1944年郭沫若所撰〈〈甲申三百 年祭》,2004年出现的“甲申三百六十年祭” 的文章,都是纪念明清易代的。
在1644那个甲申年的春夏之交,在不到两 个月的时间里,北京百姓竟然经历了 “大 明”、“大顺”和“大清”三个朝代。虽说 中国历史向有周期性改朝换代的特点, 成王
败寇已成常识,但满清王朝突然占据紫禁城,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使北京百姓简直有
点莫名其妙。
在中国历史上一共有西汉、东汉、唐朝、明 朝、清朝五个长达二百年左右的大一统王朝。 长寿王朝象明朝这样一朝覆亡,在中国历史 上确属仅有。明朝何以出现如此特殊的结局? 我们需要结合当时的情况, 用经济人史观的 基本原理予以说明。
崇祯皇帝18岁登基,接手的是他那“木匠” 哥哥揭下的烂摊子。登基伊始,他首先把大 宦官魏忠贤恣意捣乱了 7年的势力消灭殆尽, 其次为东林冤案平反昭雪。一时道路相传, 都以为“大明中兴”有希望了。 但让崇祯皇
帝烦心的是,官僚们办事不力,相互间的攻 击隔三逢二,无有休止。经心腹太监密查, 说是官僚们仍在玩门户党争老一套, 于是决
心整肃朝纲。在17年里,他先后更易内阁
“宰相” 50人,任免刑部尚书17人,兵部 尚书处死2人、被迫自杀1人,诛戮总督7 人、巡抚11人。崇祯说,他“所诛者是贪 欺二字”,处理的都是那些伸手要权要钱, 说假话大话却失职连连的“劣臣”。 他对官 僚层素质普遍低下表现出强烈不满, 发狠说
“但要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怕死”就满足了。
但是崇祯皇帝也确实命运不济,在他当 政时,内忧外患一齐袭来。高迎祥、张献忠 等农民起义军在陕北起事,在东北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