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课程教案
[实验名称]己二酸的制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用硝酸氧化环己醇制备已二酸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尾气吸收、
过滤、等操作技术。
[教学重点]已二酸的原理和方法,尾气吸收操作技术。
[教学难点]控制好氧化反应速度,防止有毒的二氧化氮气体外逸。
[教学过程]
【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要求大家掌握己二酸的制备原理和方法,掌握尾气吸收、
过滤等操作技术。
【实验原理】
cOH
hno3
OII
OII
3 HOC(CH 2)4COH
+ 8NO + 7H2O
O2
8NO2
硝酸和高镒酸钾都是强氧化剂,由于其氧化的选择性较差,故硝酸主要用于短酸的制 备,高镣i酸钾氧化的应用范围较硝酸广些,它们都可以将环己醇直接氧化为己二酸。
本实验以50%硝酸为氧化剂,并以(偏)钮酸俊为催化剂,氧化环己醇至环己酮,后 者再通过烯醇式被氧化开环而生成己二酸。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氮极易被空气中的 氧气氧化成二氧化氮气体,用碱液吸收。
【实验装置图】
【实验步骤】反应瓶中加入 6 mL 50 %的硝酸⑴和少许钮酸俊【2],水浴加热至50 C后移去
水浴[3],缓慢滴加5?6滴环己醇囹,摇动至反应开始,即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 放出,维持反应温度 50?60 C,将剩余的环己醇滴加完毕,总量为 2 mL【5]。加 完后继续振荡,并用 80?90 C水浴加热10 min。无红棕色气体逸出,反应即结 束。将反应液倒入 50 mL烧杯中[6],冷却,结晶,抽滤,3 mL水洗,2 mL石油 酰分两次洗[7],干燥,称重。
纯己二酸为白色晶体, mp.153 Co
【实验流程图】
50 mL三颈瓶:硝酸, 机酸铉
热水浴预热至50 oC
滴加5?6滴环己醇,振荡,50-60 °C , 单约10 min滴加完2 mL
80-90 °C水吟继续加热约10 min,至没有NO 2产生
|倒入烧杯,冷却结晶 抽滤
.3 mL水洗涤,2 mL石油酰洗涤
【注释】
[1] 浓硝酸和环己醇切不可用同一个量筒取用,以防两者相遇剧烈反应发生爆炸。建议两位
学生合用两个量筒。
[2] 钮酸俊不可多加,否则产品发黄。不加钮酸俊也可以。
[3] 实验中要同时监测水浴温度和反应液的温度。
[4] 为防止反应过快,环己醇要慢加,并注意控温,防止太多有毒的二氧化氮气体产生,来
不及被碱液吸收而外逸到空气中。 另外,环己醇的熔点为 25.15 C,通常为粘稠的液体。
为了减少转移的损失,可用少量水冲洗量筒,并入滴液漏斗中,这样既降低了环己醇的
凝固点,也可避免漏斗堵塞。
[5] 此反应为强放热反应,切不可大量加入,以免反应过于剧烈,引起爆炸。
[6] 反应结束后,装置中还有残留的二氧化氮气体,拆卸装置请至通风橱内。
[7] 利于样品快干。
[作业]P.120 第1, 2题
参考资料:偏钮酸俊(NH4VO3)简介
偏钮酸铉(ammonium metavanadate),又名钮酸铉(ammonium vanadate),无色至黄
色结晶粉末。粉尘能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吸入和口服可致死亡,吸入引起咳嗽、胸
痛、口中金属味和精神症状;对肝、肾有损害;皮肤接触可引起暮麻疹。对环境有危害,
对水体可造成污染。本品不燃,有毒,具刺激性。
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还原剂、易(可)燃物、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
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