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见习课件:腹外疝.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腹外疝的围手术期处理 术前准备: 戒烟2周,治疗慢性咳嗽、便秘。 休息、观察腹部、灌肠与排尿。 术后处理: 切口沙袋压迫;抬高阴囊;术后平卧屈膝; 观察切口,避免大小便污染,尤其婴幼儿。 术后3天内卧床,3-5天可下床, 无张力疝修补可早期下床。 咳嗽时用手掌按压、保护切口以免缝线撕脱。 出院指导: 3人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治疗慢性病。 谢谢! 腹外疝 疝(hernia) 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由疝囊,疝被膜,疝内容物三者组成 腹股沟疝修复发展简史 有关疝最早文献出现于约公元前1552年 疝概念最早由 Galen(公元129-199年)提出 公元15世纪Patul在其书中精切描述了疝手术 1887年Bassini修补术诞生,此术式及其各种 改良术式一直沿用至今。(报道多达200多种) 1998年Lichtenstein提出无张力修补术新概念 1991-1993年诞生不同方式的腹腔镜疝修补术 腹外疝的分类 根据解剖部位不同分为不同名称疝: 腹股沟疝(直疝、斜疝、股疝。占90-95%), 切口疝,脐疝,白线疝,半月线疝,腰疝等 根据有为手术史分为: 原发性疝 复发性疝 腹外疝的分类(续) 根据疝内容能否复位和有为血运障碍分为: 可复性疝—疝内容可自由进出,易还纳。 难复性疝—疝内容难以完全回纳。(滑动性疝) 嵌顿性疝—疝内容突出疝颈后无法回纳。 绞窄性疝—疝内容发生血运障碍 诊断(Diagnosis) 腹壁某处肿块突出,典型表现是“卧隐立现”。 关键是鉴别疝的性质、种类, 要明确是什么部位的疝? 可复性? 难复性? 嵌顿性? 绞窄性? 腹股沟管(Inguinal Canal) 位置:腹股沟韧带内上方,长度:4-5cm。 方向:外后上→内前下。含精索或圆韧带。 两口四壁: 内环:腹横筋膜卵圆形裂隙,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1.5cm 外环:皮下环,腹外斜肌腱膜三角形裂隙 前壁:腹外斜肌腱膜+外1/3腹内斜肌 后壁:腹横筋膜,内1/3联合肌腱 上壁:腹内斜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 下壁:腹股沟韧带和陷窝韧带 在腹横肌+腹内斜肌—弓状缘下缘—腹股沟韧带上—腹直肌外缘外侧,无强有力的肌肉覆盖,为疝易发区。 直疝三角(Hesselbachs Triangle) 海氏三角: 外侧边:腹壁下动脉 内侧边:腹直肌外缘 底边:腹股沟韧带 腹股沟斜疝(Indirect Inguinal Hernia) 定义: 腹股沟斜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管内环,经腹股沟管斜行而自外环脱出的疝。 发病率最高。男>女,右>左。 病因: 先天性:右侧多见, 睾丸下降晚,腹膜鞘状突成为疝囊。 后天性:腹股沟区解剖缺陷 睾丸下降 胚胎早期睾丸位于腹膜后L 2-3旁 ↓ 睾丸下降 ↓ 鞘突下段成为睾丸固有鞘膜 ↓ 鞘突未闭即成疝 临床表现和诊断 可复性斜疝:疝内容物容易还纳入腹腔 腹股沟区肿块,呈梨形 卧隐立现,行走、体力劳动后增大 可进入阴囊或至大阴唇 可有坠胀感或牵拉痛 体检: 外环扩大、咳嗽冲击试验(+) 内环压迫试验(+) 、阴囊透光试验(-) 叩诊鼓音(肠袢)或浊音(大网膜)。 听诊可闻及肠鸣音。? 临床表现和诊断 难复性斜疝: 不能完全还纳,伴胀痛, 滑动性斜疝有消化不良、便秘,右侧多。 嵌顿性和绞窄性斜疝: 肿块突然增大伴疼痛 出现肠梗阻症状 体检:肿块发硬,有触痛 绞窄:疝外被盖炎症(红肿)+脓毒症 鉴别诊断 腹股沟直疝(见后) 睾丸鞘膜积液: 精索鞘膜积液:肿块不回纳,随牵拉睾丸活动 交通性鞘膜积液:有卧隐立现,透光(+) 隐睾:患侧阴囊内睾丸缺如 其它:髂窝脓肿,腹股沟LN肿大,脂肪瘤,股疝等。 ?   难复性斜疝 睾丸鞘膜积液 肿块边界 上界摸不到,有蒂 完全在阴囊内,无蒂 透光试验 (-) (+) 肿块触诊 实质感 囊性感 睾丸触诊 清楚 不清楚 斜疝治疗(Treatment) 非手术治疗 1岁以内婴儿。 年老体弱及严重心肺疾病不宜手术。 方 法:期待治疗,棉纱束带,疝带。 嵌顿疝手法复位: 嵌顿3~4小时内,无腹膜刺激征 年老体弱或伴严重疾病而肠袢尚未绞窄 巨大疝,估计疝环较大。 头低足高,杜冷丁止痛镇静松弛腹肌,持续缓慢用力向腹腔。24h内观察腹部体征。 手术治疗 可复性疝和难复性疝:择期手术 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急诊手术 禁忌症: 全身情况不能耐受手术 局部情况不宜手术:皮肤感染,肠造口 腹内压增高:便秘、老慢支、前列腺肥大 巨大疝未作好充分术前准备者,嵌顿或绞窄疝除外 手术原则 还纳疝内容,封闭疝环 修复或加强腹壁缺损 有肠管缺血坏死

文档评论(0)

学习让人进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