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课标(老高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四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pptx

2021年新课标(老高考)历史复习练习课件:专题四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点1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命题立意 本题立意在于发挥历史学对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导???作用。试题源于教 材中的基本历史知识,通过概述《墨子》一书中有关科技方面的论述,联系教材中关于《墨子》思 想及代表底层劳动人民等知识,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可以得 出正确答案。;命题评审????本题旨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解读的能力,及运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说明历史现象、正确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试题通过叙述我国古代 药学的发展情况,凸显了古代劳动人民伟大的创造精神,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具体 考查了考生对我国古代中医中药学的认识。;3.(2016课标Ⅱ,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尽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 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 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 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 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 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 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以前中医治疗传染病的理论来源,明清时期有何新发展?实践 效果怎样?(6分) (3)综上,谈谈科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4分);考点2 汉字的起源、演变与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2.(2020课标Ⅰ,25,4分)下图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 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  ) ? 步辇图 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  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3.(2020课标Ⅱ,25,4分)敦煌莫高窟61号洞中的唐代壁画“五台山图”中有一座“大佛光之寺”,梁思成、林徽因按图索骥,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了其实物——佛光寺。这一事例说明此类壁画?(  ) A.创作源于艺术想象  B.能完整还原历史真实 C.可与文化遗存互证  D.价值来自学者的发掘;4.(2020课标Ⅲ,26,4分)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 氏舞剑器,而得其神。”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  ) A.书写结构的严整性  B.书写气象的灵动性 C.书写笔画的繁杂性  D.书写技法的内敛性;5.(2018课标Ⅲ,27,4分)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 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 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6.(2018课标Ⅱ,27,4分)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 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 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7.(2017课标Ⅲ,24,4分)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 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8.(2016课标Ⅱ,24,4分)右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 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 种字体反映了?(  )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9.(2016课标Ⅲ,26,4分)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 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 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有点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有点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0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