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力学行为教学内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的力学行为;一、弹性和弹性变形;虎克固体模型;二、弹性模量;二、弹性模量;二、弹性模量;二、弹性模量;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三、滞弹性 ——无机固体和金属的与时间有关的弹性;滞性迥线(滞后迥线);四、高弹性;第二节 材料的塑性;圣维南固体模型;塑性变形;塑性变形;二、塑性变形机理;(一)单晶体的塑性流动;单晶体的塑性流动;单晶体的塑性流动;2、孪生;孪生与滑移的主要区别;孪生与滑移的主要区别;(二)多晶体的塑性变形;1、晶粒取向的影响;1、晶粒取向的影响;2、晶界的影响 ;第三节 ??料的粘性流动;粘性流动;非晶态固体--阿累尼乌斯Arrhenius方程 η0和Q取决于材料键合和结构;混凝土材料--宾汉姆模型;a;粘弹性:在外力作用下,材料的变形性质介于弹性和粘性材料之间,即同时表现出弹性和粘性,应力可以同时与应变和应变率有关,变形性能强烈地依赖于温度和外力作用时间。 线性粘弹性-理想固体的弹性和理想液体的粘性组合 非线性粘弹性 高分子材料;麦克斯韦模型;麦克斯韦模型;第五节 材料的蠕变;一、蠕变的流变模型;混凝土材料;二、蠕变曲线;二、蠕变曲线;二、蠕变曲线;三、蠕变机理;1、晶界机理;2、晶格机理;一般认为 应力低,蠕变速率小时,晶界滑动是主要过程。 高应力和高温情况下,位错攀移是主要过程。 ;混凝土的徐变;四、蠕变影响因素;四、蠕变影响因素;四、蠕变影响因素;四、蠕变影响因素;四、蠕变影响因素;第六节 材料的理论强度;一、固体材料的结合力和结合能;1)离子键结合;离子晶体特点;2)共价键结合;3)金属键结合;4)范氏力结合;2、固体的结合力和结合能; ;2)结合能 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还可用互作用势能表示。 dv=-Fdr ;假设一对原子相距无穷远时互作用势能为零(约几千nm)。 原子间距减小时,引力作正功,势能降低;斥力作负功,势能增加。;惰性气体的结合最弱 碱金属的结合为中等强度 过渡族金属、共价键结合的碳结合极强 离子晶体的结合最强;二、理论抗拉强度; ;杨氏弹性模量:;三、理论剪切强度;四、理论强度与高强材料;屈服比: τmax/σmax τmax/σmax <1/10--塑性,断裂前有显著的塑性流动--金属 τmax/σmax ~1--共价晶体、离子晶体--断裂前变形小;高强材料: τmax与σmax均较大 要求:高弹性模量,原子间具有定向性,键长短,原子半径小,原子价位高,以形成坚固的三维网状键结构。 Be、B、C、N、O、Al、Si 化学结构分析:r0小--较轻的元素;定向键--非密堆积的结晶结构,密度低;弹性模量高--结合能大,熔点高,热膨胀系数小。因此,最强的固体材料将具有弹性模量高,密度低,熔点高及热膨胀系数小等性质。;第七节 材料的实际强度;1~102μm数量级的裂缝在各种实际材料中均能发现。 材料的实际强度远低于理论强度;二、外力作用方向与材料强度;混凝土固定试件困难,很少进行直接抗拉试验,多采用立方体或圆柱体劈裂抗拉试验测定。;2、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立方抗压与轴心抗压强度的关系;3、抗弯强度;4、抗剪强度;为得到可靠的强度指标,必须严格遵守规定的材料试验标准进行试验。 材料强度主要取决于材料本身的组成、结构和构造。 还会因孔隙率、构造特征、试验条件(试件尺寸、形状、含水量、表面状态、温度、加荷速度等)而有所差异。;第八节 材料的脆性与脆性破坏;一、材料脆性的亮度;2、理论抗拉强度σmax与理论剪切强度τmax的比值: σmax/τmax σmax/τmax >10,材料属于塑性,断裂前发生显著的塑性流动; σmax/τmax ~1,材料在常温下属于脆性; σmax/τmax ≈5,考虑其它因素。;3、弹性应变与极限应变的比值、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 4、断裂能 断裂能大,韧性大,脆性小。;二、断裂理论;Inwin引入应变能释放率G1代替γ与γ+ γp ,既适用于脆性材料,又适用于塑性材料。 G1--应变能释放率,即裂缝扩展单位面积时弹性应变能损耗的比率。;G1--裂缝扩展的动力 G1≥G1C(临界应变能释放率)时,裂缝扩展。 G1C --材料抵抗裂缝扩展能力的量度,与材料的结构和显微结构、环境温度有关。 除热力学表面能外无其它能量消耗的裂缝扩展过程,G1C =2γ; 一般G1C 》2γ。 只有当应变能释放率等于或大于裂缝扩展形成新表面所需的能量,裂缝才会扩展。;K1--应力强度因子,描述裂缝尖端应力场和应变场的参量。 ;K1C--临界应力强度因子 K1C是材料的固有性能,是材料结构及显微结构的函数,但于裂纹大小、形状以及外力无关。 材料抵抗裂缝扩展的阻力因素,又叫断裂韧性。 ;三、陶瓷材料裂缝扩展与脆性断裂;第九节 材料的疲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