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文渊阁大学士、泰安五贤士赵国麟归葬地岩庄村.pdfVIP

清文渊阁大学士、泰安五贤士赵国麟归葬地岩庄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文渊阁大学士、泰安五贤士赵国麟归葬地:岩庄村 岩庄村位于位于天平街道办事处西 4 公里处,泰山青春创业 开发区驻地以北,京福高速公路西侧,地处丘陵山区,全村总人 口 306 人,耕地 100 亩。据《重修泰安县志》载,清朝建村,因 闫姓迁此居住最早,故以姓氏取名“闫家庄”,后演变为岩庄,是清 文渊阁大学士、泰安五贤士之赵国麟归葬地。 一、清文渊阁大学士、泰安五贤士赵国麟生平事迹 赵国麟 (1673-1750)字仁圃,号拙庵,是泰安五贤士之一(石、 胡、孙、赵、宋),与当时莱芜的张道一、肥城的孙光泗亦是同僚。 清泰安东关人。原籍浙江上虞,家世儒家。明末,家族败落。清 廷入主中原后,父赵良弃儒学医,只身北上,在泰安遇族亲而定 居,并娶流寓泰安的江南江阴江天屿之女为妻,以医自活。赵良 自此落籍泰安。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赵国麟生,数月后其祖 父赵瑗(明末名士)闻赵良在泰安定居,遂自浙附粮艘来泰。国 麟自幼随祖父居,深受祖父熏陶。九岁起昼夜跟祖父课读,聪颖 好学。1689年(清康熙二十八年)成诸生,以授馆为业。1697年(清 康熙三十六年)被选为拔贡。1699年(清康熙三十八年)中举人。 1706年(清康熙四十五年),入都赴会试录取后未及廷试。1708 年(清康熙四十七年),兴复泰安书院,在明儒宋焘之青岩居故址 开设学馆,名“青岩义社” 。 1709 年(清康熙四十八年)中进士。试毕返里,仍讲学青岩。 1719 年(清康熙五十八年)出仕,授长垣(河南长垣县)县令, 兼管内黄(河南内黄县)县事。时内黄大饥,赵发库粮数万石赈 济灾民,民赖以生活。是年秋,黄河决口,水逼长垣城,赵国麟 率领官吏名士日夜堵筑,将城外受灾百姓用木筏运至城下,在用 大绳系入城内,计口安排食宿,灾民免于水患。次年,黄河又决 口,赵捐俸筑堤护城,又修筑太行大堤百余里,开支河数道疏流, 自此长垣无水患。并重修长垣书院。1724 年(清雍正二年),升 永平府(河北卢龙)知府,是年九月迁大名道。1725 年,调清河 道。是年 8 月,任长芦盐运使,1727 年,升福建布政使,1729 年, 任河南布政使。1730 年,升福建巡抚。福建俗尚贞烈,固守女子 殉夫恶习,凡女未嫁而夫死,其家族竟为扎彩台,亲友送礼祝贺, 届时逼促该女登台自缢,对如此血腥的恶习,赵上书朝廷,严禁 此举。并甄定范世杰呈词之文字狱冤案,平反顺天府丞余甸冤狱。 赵主闽政五年,勤吏事,为政宽厚,为世所称。1734 年(清雍正 十二年)调任安徽巡抚。至皖后,履亩清查,勘明田赋混淆之状。 并主修《江南通志》,举行博学鸿词科预备试,求贤荐才。1738 年(清乾隆三年),升任刑部尚书,不久调礼部尚书,寻兼国子监 事。1739 年,拜文渊阁大学士。1740 年,乾隆赐予御书“集思广 益”匾。同年,就山东省盛产煤,但为官府封闭,民不得开采事, 上书奏请驰禁,以利国利民,乾隆于是年颁圣旨准予开采。1741 年,遭御史仲永檀疏劾。不久,又被给事中卢秉纯参奏。1742 年, 被革职。1743 年,回原籍泰安。1750 年 8 月,赴京祝乾隆寿诞, 复原衔回籍。是年 11 月,病故于“岱阳精舍”,死后安葬在天平街 道办事处岩庄村(岩庄村原名叫赵家林)。1829 年(清道光九年), 知县徐宗干奉赵入五贤祠。 赵一生潜心治学,博征古今,旁及日用琐屑。尤喜启迪后学, 建立青岩书院,讲学其中,四方来学者常数百人。赵作文章不追 求时趣,有订正文体之志,因撰《文统类编》,又著有《大学困知 录》、《书院口授讲义》、《云月砚轩藏稿》、《拙庵近稿》、《小园杂 记》、《塞外吟》、《居岱渊源》。 二、赵国麟岩庄家族墓地—— “赵阁老墓” 赵国麟岩庄家族墓地概况: 赵家林山,在岩庄村委西侧,山顶有一墓,是赵国麟祖父之 墓,墓前有雕刻非常精致的供台石,香炉石等。墓由石块围起, 墓前有弧形石墙,墓后又一个凸头山顶,墓两侧有两道石梁,整 体看墓坐落在“圈椅”上,凸头为“靠背”,两梁为“扶手”,墓的方位, 西北东南方,墓前石墙下不远处立有三座石碑,面朝东南,下层 是一巨大石刻,石龟上立碑身,碑身正面有碑文(碑文不详)上 有石碑帽,以上遗迹于文革初期,1966 年冬季,“破四旧、立四新” 时期被破坏,目前一些碑的碎石和龟身还在,仅保存有一块较完 整的碑身。在墓后不远处,山顶的后边有一长方形岩石,称印盒 石(现也被采石破坏了),墓西北方向 200 米左右有几块突出地面

文档评论(0)

137****04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