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绪论 一.填空题
1. 在整个工程设计中起着主导和先行的作用,
一般由 来完成。
TOC \o 1-5 \h \z 2. 直接供人使用的建筑叫 。不 叫
3. 建筑物按其使用性质和功能不同, 一般分为 、
和 。
4. 为 低 层 建 筑 , 为 多 层 建 筑 ,
为中高层建筑, 为高层建筑。 5.除住宅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 者为单层
和多层建筑,大于 者为高层建筑。
6.建筑高度大于 米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7.建筑高度是指自 至 的垂直高度。
TOC \o 1-5 \h \z 8. 按 建筑 规模 和 数量 分类 , 建 筑 分 为 和
建筑。
9.《建筑构造与制图》是一门研究一般房屋各组成部分的 、 以及 的学科。 10.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有三个方面,即 、
和 。
二.名词解释
1.民用建筑 2.居住建筑 3.公共建筑 4.建筑高度 5.建筑
o
o
物 6 .构筑物
三.简答题
1.简述建筑的构成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 2.简述本课程的
学习目的。 3.简述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民用建筑通常是有 门窗
等六大主要部分组成。
TOC \o 1-5 \h \z 2.《建筑模数统一协调标准》中规定建筑中采用的模数有基 本模数、分模数和 。
3.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构件的 和 两个方面决
定的,分为 级。
4《.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中规定, 基本模数以 表示,
数值为 。
5.在进行建筑物抗震设计时,是以该地区所定的 为依
据。
6.建筑物达到耐火极限的现象有 、 、
三种。
7. 作 用 在 建 筑 物 上 的 荷 载 主 要 包 括 、
8.在平面图纸上,定位轴线横向编号应该用 ,
以 顺序编排;竖向 编号应用 ,以
顺序编排。
10 . 定 位 轴 线 表 示 的 意 义 为 :
11.按建筑主体结构的 年限将建筑分成四级。
12.砖墙楼地面竖向定位应与 重合。
13.屋面竖向定位应为 与 相交处。
二、单项选择题
1.砖混结构承重外墙的定位轴线应 ___。
A .与墙体中线重合 B .与外墙外缘
相距 120mm
C.与外墙内缘相距 120mm D .与顶层外墙
内缘相距 120mm
2.砖混结构承重内墙的定位轴线应 ___。
A .与墙体中线重合 B .与外墙外缘
相距 120mm
C.与外墙内缘相距 120mm D .与顶层内墙
中线重合
三、名词解释
1 .地震烈度 2.耐火极限 3.建筑模数 4.定位轴线 5.燃烧 性能
四、简答题 1.简述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 么?设计要求各是什么? 2.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有那些? 3.标志、构造、实际尺寸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4.定位轴
线为什么应当编号?标注的原则是什么? 5.模数协调的意
义是什么?如何应用? 6.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有那些?
五、画图
1.画图说明变形缝处定位轴线的编制 2.画图说明带壁柱外 墙定位轴线的编制。
第二章 基础
一、填空题
1. 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
TOC \o 1-5 \h \z 载并将它们传给 。
2. 至基础低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基础的埋深。
3.地基分为 和 两大类。
4. 地基土质均匀时,基础应尽量 ,但最小埋深不
小于 。
5.砖基础为满足刚性角的限制,其台阶的允许宽高比应为 。
6.混凝土基础的断面形式可以做成 、 和
。当基础宽度大于 350mm 时,基础断面多为 。
7.当地基土有冻胀现象时,基础埋深在冰冻线以下约
TOC \o 1-5 \h \z 处。 8.钢筋混凝土不受刚性角限制,其截面高度向外逐渐减少, 但最薄处的厚度不应小于 。
9.基础的埋置深度除与 、 、 等因素
有关外, 需要考虑周围环境与具体工程的特点。
10.地基每平方米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称为 。
11.当地基承载力不变时,建筑总荷载越大,基础底面积越 。
12.基础埋深不超过 时称为浅基础
13.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层为 ,其以下土层为
。
14.当埋深大于原有建筑物时, 基础间的净距应根据
和 等确定,一般为
的 1~2 倍。
15. 为保护基础,一般要求基础顶面低于设计地面不少于 。
16.基础按材料和受力特点可分为 和
按构造型式分为 、 、 、
、选择题
A
A、 300 B、 200
1.当地下水位很高,基础不能埋在地下水位以上时,应将
基础底面埋置在 以下。从而减少和避免地下水的浮力
和影响。
A 、最高水位 220mm
B、 最低水位200mm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一分钟.docx
-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主题班会.docx
- 《HP8147A-OTDR仪表培训教材》.docx
- 《赤壁赋》公开课教案设计(贾金凤).docx
- 《过秦论》文言现象整理.docx
- 《计算机网络设计》(第2版)易建勋、姜腊林、史长琼编著——课后习题.docx
- 【2013烟台一模】山东省烟台市2013届高三3月诊断性测试-数学理-Word版含答案.docx
- 【导与练】(新课标)2016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第7篇-空间中的垂直关系学案-理.docx
- 【个人精品制作】新译林8B英语UNIT-5单元知识点归纳及练习题.docx
-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2016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配套试题:(八)、城市与城市化.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