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酶联合脱毛法对牛皮品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pdfVIP

碱-酶联合脱毛法对牛皮品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 要 随着我国肉牛屠宰量的不断增长,副产物—牛皮的产量也随之增加。积极探索牛皮食用开发 新途径,对于解决我国原料牛皮质量低下所致制革原料利用价值低、效益差等问题具有重大现实 意义。本文在前期获得碱-酶联合脱毛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该脱毛方法对牛皮营养成分和 食用品质的影响;将此方法用于牛胴体脱毛,分析碱-酶联合脱毛法对牛胴体微生物污染情况的影 响;并揭示了牛皮经加热和加热-体外模拟消化处理提取的胶原蛋白肽抗氧化活性的变化。主要研 究结果如下: (1)碱-酶联合脱毛法对牛皮营养成分与品质的影响研究。经碱-酶联合脱毛,牛皮中的蛋白 质含量降低4.89 % ,16 种氨基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牛皮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减少8.06 %;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6.54 % 。经碱-酶联合脱毛,牛皮蒸煮损失由5 %升至30 %,持水力降低 25 % ,剪切力值降低42 % ,硬度、胶着度、咀嚼性显著降低,弹性、粘聚性有所减低。经碱-酶 联合脱毛,牛皮中营养成分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但仍保持了较高的蛋白质含量,且牛皮嫩度得 到了改善,可为食用牛皮进一步深加工作为参考。 (2 )碱-酶联合脱毛对牛胴体微生物污染和牛皮品质的影响研究。在传统屠宰方法的基础上, 增加碱-酶联合脱毛工序,发现在剥皮、去内脏、斧劈四分体三个工序中经碱-酶联合脱毛的牛胴 体大肠菌群数量分别减少0.57、0.04、0.14 log MPN/100cm2 ,菌落总数分别降低1.51、0.19、0.26 log CFU/cm2 。胴体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在剥皮工序中降低率较大,分别为72.29 %、63.44 %、64.56 % 和30.15 %、47.03 %、36.48 % 。成熟期间,碱-酶联合脱毛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量较比对照 组保持了较低的水平。成熟期间,牛皮剪切力值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至成熟14 天时,碱-酶 联合脱毛和对照组牛皮剪切力值分别降低63.77 %和45.66 % 。牛皮硬度、胶着性和咀嚼性均有所 降低。与对照组相比,经碱-酶联合法脱毛的带皮牛肉微生物污染较轻,且牛皮嫩度改善程度较大, 形成了带皮牛肉新工艺,为实现“皮当肉卖”提供了依据。 (3 )不同处理方法对牛皮胶原蛋白肽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牛皮经加热,提取胶原蛋白 肽并对其进行体外模拟消化,发现牛皮胶原蛋白肽对O2 - · 自由基的清除率是GSH (还原性谷胱甘 肽)的1.0~1.3 倍。经加热处理,牛皮胶原蛋白肽DPPH 自由基清除率有所提高,当质量浓度为 1 mg/mL 时,其DPPH 自由基清除率由生状态时的37.62%升高至52.94% (P <0.05 );O2 - · 自由基 清除率显著降低 (P <0.05 );还原力、Fe2+ 螯合能力经加热处理得到加强。经加热-体外模拟消化 处理,牛皮胶原蛋白肽的DPPH 自由基清除率在质量浓度为1 mg/mL 时,由生状态时的37.62% 降低至27.68% (P <0.05 );还原力、Fe2+ 螯合能力和O2 - · 自由基清除率得到进一步加强。牛皮具 有较高的自由基清除率,经加热和体外模拟消化抗氧化活性进一步提升,说明牛皮具有作为抗氧 化肽来源的潜力。 关键词:牛皮,碱-酶联合法脱毛,营养成分,品质,抗氧化活性 I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increase in the slaughter of beef cattle in China, the production of by-products—cowhide, has also increased. Actively exploring new way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whide edibles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low utilization value and poor benefits of leathermaking raw materials caused 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658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55023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